蕲城是中医药名城,下了高速路口,进城的岔路口屹立着一座高大的“药圣”李时珍塑像。这位传世名医躬身竭力救治了无数百姓,深受人们爱戴。他撰写的《本草纲目》成为中草药的鸿篇巨著,传世百年。时至今日,他的福泽依然庇佑着这片故土。
潘乐的车开到蕲城中医院家属院大门口时,远远就看到菲菲穿着白色棉服,戴着一顶圆圆的毛帽子,正站在那里等他。潘乐轻按了一下喇叭,菲菲歪了歪头,笑着伸手示意他直接开进院子。她和门卫大爷一起拉开了大铁门,潘乐的车缓缓驶入。
菲菲家在二楼,潘乐大包小包地跟在她身后进了门。一进门,他便恭恭敬敬地拜了年,说了很多吉祥话,叫足“叔叔阿姨”后,一起笑呵呵坐在沙发上。离晚饭还有一段时间,大家排排坐,陈爸爸让菲菲介绍一下这位同学。菲菲正准备开口,潘乐却大方地接过话头:“陈叔叔好,我是潘乐,菲菲的同班同学。今天本来是陪父母在江城走亲戚,午饭后没什么同龄人一起玩,就想着来找菲菲玩。江城离蕲城开车也就一小时,挺近的。”
陈妈妈一边给潘乐削苹果,一边和陈爸爸一起与他聊了起来。得知潘乐来自白城,陈爸爸便和他聊起了那里丰富的矿产资源。白城不仅是省内少有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还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闻名。这些话题对潘乐来说再熟悉不过,他从小耳濡目染,内心引以为傲。他应答有序,娓娓道来,给叔叔阿姨普及了许多白城不为人知的风土趣闻,逗得二老频频开怀大笑。
潘乐人情世故练达,家族群居的生活让他在应对长辈时游刃有余,丝毫不显拘谨。他耐心应答长辈的问题,坦率有礼,丝毫没有不耐烦。在学校里,菲菲很少见到潘乐的这一面,今天见了,加分不少。虽然潘乐此行的目的是找菲菲,但起坐间,菲菲却觉得自己有些多余。她索性唤来了自家的肥猫“胖墩儿”,开始撸起了猫。
陈妈妈见菲菲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便喊她给潘乐添茶递零食。菲菲打趣道:“他不知道口渴,我看他是喝够了才来的,哈哈哈!”陈妈妈作势要捏她一下,菲菲连喊“救命”,赶紧端起茶壶给潘乐添水。陈爸爸则乐呵呵地看着妻女闹作一团,潘乐也喜欢这和乐融融的一家。
谈笑间,时间过得很快,陈妈妈看了一眼客厅的挂钟,差不多到了准备晚饭的时间。她拉着陈爸爸一同进了厨房,留下潘乐和菲菲在客厅看电视,等待晚饭的开饭。潘乐终于从陈家大人的关注中抽出了身,得了机会细细打量许久没见的菲菲。她没有变化,还是那样白白香香的坐在那里。
潘乐故意打趣说她似乎胖了些,菲菲立刻反驳,并起身走到大镜子前仔细端详,嘴里嘟囔着每天都有称体重,明明没有变化。潘乐逗完她,看她着急忙慌的样子,得意的笑了。他之前常常幻想在家中见到菲菲的情景,如今终于如愿以偿。这仿佛是他们两人的家,没有外人,菲菲自在地看着镜中的自己,谈论着体重的变化,而潘乐则坐在沙发上,远远地欣赏着自己的爱人。电视里播放着他人的悲欢离合,他们只演着自己的平安喜乐就好。
菲菲回到沙发上蜷起来,潘乐为她盖上毯子,两人低声交谈,窗外北风厉行,而家中却暖意浓浓。陈家父母在厨房里忙碌着,菲菲和潘乐则在客厅里绵密地交谈,一切流动着最寻常人间生活的烟火画意。
当晚,潘乐在蕲城找了酒店住了下来。隔天早晨,菲菲带来了早餐,她妈妈亲手蒸的肉包子和牛奶。菲菲匆匆告别父母,借口和同学玩就出了门。在酒店里,潘乐吃完香喷喷的包子和牛奶后,继续与菲菲聊他计划在禹市做的项目。他打算在学校开一间茶饮店,地址计划选在东苑食堂的南门的大堂。他之前出游了解到,无论是东部的方城大学还是南部的羊城大学,都有受欢迎的茶饮店,店外大排长队一派生意兴隆的景象,他好奇排队品尝过,确实好味。
而禹市所在的中部城市大学却尚未有此类店铺,西苑的奶茶店则因店面陈旧、味道欠佳而少人光顾。潘乐觉得这是一个市场空白,前景广阔。然而,他的小叔提醒他,茶饮店固然启动资金不多,门槛不高,一旦成功也很容易被复制。到时大批模仿者出现,导致同质化竞争。小叔建议潘乐要找到不易被模仿的卖点,以降低后期竞争风险。对此,潘乐苦于没有想到有效的应对办法,他渴望这桶金不仅能带来开门红,更希望它能形成长流水运转下去。他困在喜悦和迷茫里,一时欢喜,一时叹气。
看到潘乐一筹莫展的拉扯样子,菲菲决定带他出去散心。她看他已经吃完了早饭,就提议带他到蕲城四处走走,带他去看看她的高中。没成想到了学校大门口,假期里学校安保考虑,禁止参观。两人只得并肩沿着学校围墙走,一阵吵嚷声传来,转过围墙竟然挨着一个大型中草药批发市场,人吃五谷杂粮,疾病的叩门是从来不看是否假期,年初八的市场已经是一派喧闹景象了。人都喜欢往热闹的地方扎,他俩也不由自主逛进去凑凑热闹。
两人进了市场,药食同源的关系,很多中药材本身就是一种食物,同时兼具一味药材的功效,逛中药材市场颇有点逛菜场的味道。他们更是摸摸问问中了解到,哪怕同一种中药材也会因为生长地域的不同而功效大不相同,分了三六九等,价格也区别开来。蕲城地处大别山地区,是中草药种植的沃土,尤以艾草闻名。
市场上,各种中草药材摊开任人挑选,五颜六色、气味各异,一副活色生香的景象,走在其中,走走停停,十分解压。潘乐回忆起在羊城品尝中草药凉茶的经历,尤其是被表哥骗着一口服下的“班沙”,苦涩无比,那般涩苦震撼味觉无处可去,直冲天灵盖的上头感,下火效果很好,口感歹毒让他至今回忆起依然心有余悸。菲菲听了他的生动描述,笑得直不起腰。
两人热热闹闹的边走边聊,菲菲提到禹市也有本土的凉虾饮品店,省内武城也有喝金银花露的传统,当地药店还有金银花露的饮品销售。她建议或许可以尝试在茶饮店中加入一些年轻人能接受的中草药饮品,并提到她爸爸会在季节交替时煮花草茶给家人喝,以便家人更好适应气候冷热干湿的突然变化;这种季节产品供应也类似于日本人玩的飞起的季节限定产品。菲菲突发奇想让潘乐嗅到了一丝破局的味道。在这份喜悦中,他自然而然地牵起了菲菲的手,两人默契地走了许久。直到菲菲看到一袋全蝎,想要蹲下来摸摸时,潘乐仍不愿松手。菲菲扯了扯自己的手,示意潘乐松开手放她去,潘乐故意不撒手,两人奇奇怪怪互相望着笑了起来。可能在中药材批发大市场定情的情侣在全国也算少数了,但是回忆起来格外奇怪又可爱。
两人就这么甜蜜牵在一起,走出熙熙攘攘的大市场,菲菲提议带潘乐去濒湖公园转转,虽然冬天的公园不及其他季节绿意丰茂,但那里承载着她童年的美好回忆,她甚至想带他去湖里坐坐她年幼时候过节才能坐上的小鸭子船。
蕲城的街道小小的,今天是难得的太阳天,小城的人们纷纷结伴出门晒晒冬日暖阳。新春佳节期间,街道上大多是全家出游的身影。阳光正暖,洒在每个人的脸上,格外幸福美满。
就在这时,王川的目光穿过人群,落在了菲菲身上,更准确地说,是落在了被潘乐牵着的菲菲身上。他的第一反应是转身避开,或者躲到路边的树后。然而,他这突如其来的异常举动被他妈妈察觉了。她疑惑地喊了一声:“王川!”
菲菲显然是听到了这声呼喊,再熟悉不过的名字,脚步不由得停了下来,空气一点点凝结起来。王川站在一棵大树旁,进退两难,他不想继续看菲菲,但又难免被吸过去望向菲菲。他随行的家人也很快在人群中认出了陈菲菲,看到她与一个高高大大的男生亲密地牵着手,漫步在蕲城的街头。太阳在这一刹那好像卡住大家,反射的光用十字折叠定格了这一幕的重逢。
潘乐敏锐地察觉到了菲菲的异样,他轻轻握紧了她的手,他没有停下脚步,稍微放缓着继续往前走去,他就这么拖着她走过人山人海,走过她心里那一点点的缺,他想和她一起这么坚定的走下去。
孙绵恒洗完澡了,赖在常月明的椅子上不走。他那熊熊燃烧的八卦之心可不会轻易被常月明敷衍过去。他盯着常月明,直截了当地问道:“老常,你和刘岘青到底在搞什么飞机?谈上了?我媳妇儿过年还问我呢,嫌弃我长期潜伏在后方,啥状况都摸不清楚。”
常月明叹了口气:“没啊,哎,我也不知道。”
孙绵恒不依不饶:“怎么了?不是刘岘青主动的吗?你一直不乐意?我看你挺享受的啊。”
常月明不作声,孙绵恒继续追问:“那是刘岘青深入了解你之后回撤了?你不行?”
常月明像所有男生一样听不得你不行这句话,他立刻反驳:“去你的,你才不行!”
孙绵恒开始装怪上下打量起常月明,宿舍里的大岳和路遥听到“老常不行”这样的玩笑话,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这样的气氛里,更来劲儿的孙绵恒突然反应过来了,说道:“那就是你妈不同意咯?”
提到常太太,孙绵恒突然想起了大二中秋节第一次去常月明家的情景。那天本该是家庭团聚的日子,但因为常月明的生日,孙绵恒和家人在福记吃完饭后,匆匆沿着江边去了常月明家。常家的家宴安排在晚上,中午则留出时间给常月明和朋友们聚会。
为了让年轻人自在玩乐,常太太一早便避开了。然而,水果店的水果迟迟未能配齐,拖拖拉拉一直没能送货,后面好不容易送货了。常太太在楼下接水果时,孙绵恒刚好碰上了她。孙绵恒在大学入学时候看到过常太太,他礼貌地喊了声“常阿姨”,并主动上前帮忙提水果,按住电梯门。
等水果全部搬进门后,常月明看到孙绵恒来了,开心地招呼他一起上桌子再吃点。孙绵恒正准备跟去人堆里凑热闹,常太太却突然开口:“月明,你吃半天了,快来帮我拆洗一下水果。”
常月明坏笑着,一把将孙绵恒推到前面,说:“孙绵恒是吃完饭过来的,我还没吃上饭,让他先帮忙,我扒两口饭就来。”尽管常太太口头表示不能麻烦客人,但孙绵恒还是乖乖的苦笑着跟去了厨房。
厨房很大,中西厨分置左右,中间有拉门隔开。常太太拿了剪刀,拆分着各色水果,孙绵恒则成了洗水果的工具人。水果很多,目测洗完它们估计得半小时。常太太一边拆分水果,一边和孙绵恒闲聊,先是问他和常月明在学校课余时间都在干嘛,有无情感新闻。这些问题通常都有应对大人的标准答案,孙绵恒的回答显然让常太太放心且满意。接着,常太太问起孙绵恒家住哪里,父母是做什么的。
孙绵恒的老家是禹市下辖的百洲,一个江心岛。他们家是渔家出身,江鱼捕获的时令性强,忙季大丰收时鱼多到卖不完,而闲时又颗粒无收,渔民们渐渐发挥了生活智慧,将卖不完的新鲜江鱼去掉头尾,敲打拆骨祛刺后,用鱼肉糜连同肥肉,蛋清等混合调味,最后贴上蛋黄为皮一起蒸制为鱼糕。刚出锅的鱼糕热气腾腾,香气扑鼻,切块摆盘端上节日餐桌贵为一道硬菜佳肴。鱼糕这道美食因为制作过程的处理,除掉鱼的腥味和麻烦的鱼刺,软糯可口,作为百洲的传统美食发源传开,逐渐成为禹市当地的特色美食名片。
孙绵恒的奶奶尤擅厨艺,他们家族有心吸收各家鱼糕所长,不断改良并慢慢形成了孙姐鱼糕这块金字招牌,随着孙姐鱼糕的店铺成功开设了几家分店后,他们家族又先人一步筹资建厂,有意将孙姐鱼糕升级为美食产品。随着后续不断投入资金,购买扩大老家百洲的鱼塘,打通了鱼糕的上下游链条后做了产业化升级,孙家靠着祖传的鱼糕逐渐发家壮大。如今“孙姐鱼糕”已成为省内外的知名品牌,甚至远销海外。
孙家在百洲是纳税大户,早些年发家后也在禹市江边购置了房产。孙绵恒自豪的答常太太:“我家在江边钟楼附近,父母是做生意的。” 按照常太太前面聊天的兴头,他本以为常太太会继续追问生意细节,年轻人还准备了后续的家族生意历史准备展开说说。
不料常太太听完后便没了兴趣,站起身端了果盘出了厨房:“小孙同学,你慢慢洗,我先把已经洗好的这些端出去啊,剩下的水果就麻烦你了。你们年轻人玩,我就不多待了,免得你们拘谨。”常太太毫不掩饰对生意人的不以为然,施施然离开了厨房,留下孙绵恒尴尬地收尾,这一幕让他印象深刻。
想到常太太,孙绵恒拍了拍常月明的肩膀:“你妈妈那一关,刘岘青是铁定过不去的。”常月明默不作声,孙绵恒见状,兴致缺缺地起身离开了,留下常月明沉默地坐在椅子上。连外人都能看出一二,常月明更觉得前路灰暗。然而,他不甘心,总想试试。
或许这种徒劳的翻腾并不能撼动无望结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