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影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戏影文学 > 挂月山庄 > 第26章 长生

第26章 长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二十六章长生

易十三和李知节星夜疾驰,最终还是慢了一步。

到达萧韵和萧寻所住的小院时,正是傍晚,天空阴沉沉并没有阳光。

易十三从马上下来,看到了萧韵画中的小院,院内有一小片菜畦,有一洼小鱼塘,还圈了个小栅栏养着三两只鸡,屋檐下有随风飘扬的风铃和烹茶赏月的摇椅。

可是,现在入眼只有血流成河,只有尸横遍野,血腥味扑面而来,两人几欲作呕。

菜畦和鱼塘被染成了红色,栅栏上挂着断臂残肢,摇椅破碎的看不出原本的样子,风铃上还滴着血。

易十三站在小院门口不敢走近,看过再多的血腥也不及现在的万分之一,有冰凉的液体掉落在脸上,易十三抬起头,终年不下雪的南国竟然飘起了鹅毛大雪,与易十三的泪水融合在一起,分不清彼此。

李知节轻轻牵起易十三的手,往里走去。这些尸体大多是杀手楼的,还有一些其他江湖人,他们面露惊恐,在死前亲身体验了天下第一杀手的恐怖。

靠近主屋门前时,易十三停了下来查看脚下的尸体,是挂月山庄的姐妹!她们做着护卫主屋的动作,千疮百孔。

所以,朝月夫人嘴上说着萧韵与山庄再无瓜葛,实则知道萧寻身份特殊,一直暗中派人保护她,但是她们都死了,那萧韵……

李知节看着易十三的样子,有些不忍,牵起易十三的手踉跄来到门前。

易十三再难坚持,腿软跪下,李知节也半蹲下来。

是萧寻,单膝跪地倚靠在门前,右手撑在寒冰剑上不肯倒下。

易十三呆坐在地上,失去了反应。

李知节伸过手为萧寻闭上双眼,手亦有些微微颤抖。

从京城到津县又回到京城,萧寻与他相见恨晚,宁王的事还未来得及谢他,本来说好等一切风平浪静再寻相见之日,没想到……

忽然一声微弱的婴儿啼哭惊醒了外面的两人!

李知节搬离萧寻的尸体,和易十三推门而入,屋内热水还冒着热气,桌上放置着婴儿的包布和鞋袜。屋内还是他们生活的样子,萧寻至死也没让那些人踏入一步。

易十三飞奔扑在了床榻旁,泪水奔流而下,难以自控呜咽出声。

“萧韵,萧韵……”

萧韵躺在厚厚的棉被里,脸色苍白,手抓床幔,面庞扭曲,棉被已全部被血浸染,她死前极为痛苦。

婴儿的啼哭声还在微弱的传来,易十三浑身都抖的厉害,强忍着掀开染血的被子。是孩子!还连着娘亲的身体,微弱的哭泣着,并不知道娘亲已死。

李知节转过头,不忍再看,眼眶红了一圈,这个小院太美好,但现在的一切都太悲凉。

易十三看到床边的剪刀,颤巍巍的拿起来,几次都拿不动,狠狠扇了自己一巴掌让自己冷静。

李知节听到动静,转过来抱住易十三,瞥过眼没有看床上,他为萧韵保留最后的体面。

“别害怕,易十三,别害怕,我在呢,我在呢……”

易十三亲手剪短了那孩子与萧韵的联结,用屋里的热水清洗完包好。萧韵为孩子的到来做了很多准备,屋里应有尽有,可是她都等不到了。

易十三又开始哭起来,无声的哭泣,孩子没有喝奶一直在哭泣,但哭声微弱,这是个不足月的孩子,她都怕他活不长久。

易十三将萧韵和萧寻合葬在雾江山上,那里人迹罕至,无人打扰。墓碑上什么都没刻,免于受到外人滋扰。

李知节抱着孩子站在易十三身后,她拿起墓前和一把长剑和一把小弩。

“这是萧寻的寒冰剑和萧韵的流星弩,就留给长生,至于小院……烧了吧……”易十三的声音因为过度的哭泣嘶哑低沉。

“长生?”

“嗯,长生,萧长生,”易十三走过来,将剑和弩递给李知节,抱过孩子,“我会带他回挂月山庄,护佑他长大。”

回京的路上,北国发生了一件大事,皇上薨逝了!举国报丧,万家缟素。

宁王病愈,在丧礼上力陈安王十大罪状,百余案件,举国震惊!原以为皇权在握的安王,却在皇上葬礼上被百官讨伐。

皇室宗族和世家们联合大理寺欲扣押安王及其党羽,安王不服,当朝谋反,率领私兵攻入大殿,终被宁王率皇城司剿灭,安王身死。

易十三和李知节到达京城时,宁王已安坐龙椅,成为新皇。

李知节应召入宫,加官进爵,易十三一概不知,她有她自己的事要完成。

她带着萧韵的儿子回了挂月山庄,朝月夫人派了兰姑姑亲自来帮忙照料孩子。那孩子不足七月便出生,身体羸弱,兰姑姑细心照料半年才见起色,胖乎乎软萌的样子很受山庄里的姐妹喜欢。

一直到夏季来临,朝堂才安稳下来,李知节终于找到空闲来了挂月山庄。

因服国丧,挂月山庄里的玩乐事宜已全部停止,只有暗线活动继续,山庄里的姐妹们每日不是练功就是逗长生,好不自在。

“十三姐姐,李小将军又来了,还是不见吗?”

易十三刚把萧长生哄睡着,从房里出来就碰见前来寻她的飞燕。

李知节来了几次了,易十三都以各种理由推脱,如今夏日午后,烈日高照。

易十三低着头犹豫怎么说服他离开,李知节却从转角处出现。

“你又在想怎样赶我走?”

飞燕尴尬的看向易十三,实在是盛情难却,李知节给红英阁里的姐妹带了好几次京里最流行的胭脂了。

“唉……”易十三叹了口气,看向飞燕,“你去屋里照看下长生吧。”

说完看向李知节,皱起眉,“跟我来”。

李知节委屈巴巴的跟着易十三走到了凉亭,此时众姐妹都在屋内午睡,凉亭正好可以让两人安静谈话。

易十三坐在石椅上,看着面前高大健硕的青年,手足无措的站在那儿不敢直视自己。

“干嘛不坐?”

“怕你生气。”

“你……”易十三烦躁的摇了摇扇子,指了指面前的石椅,“坐下说,仰着头我累的慌。”

李知节才挪动脚步坐下了,小心翼翼的看向易十三:“不要不见我好不好?”

易十三停下了摇扇的手,听李知节继续说:“为何突然不愿意见我?是气我几个月没来找你吗?实在是事多,每日忙完都深夜了就睡在小院那边,我不是故意不来找你的……”

“李知节,”易十三打断他的道歉,“你回去吧,以后都不要来了。”

易十三从未如此认真,李知节的眼眶瞬间就红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不是说患难见真情吗,为何两人一路经历这么多,现在好不容易安稳了却不能在一起。

嗓子眼堵得慌,轻声问出:“为……何?”

易十三转过眼看向湖面,就怕再看下去泄露心事。

“从有记忆开始,我就不断在见证死亡,救我性命的老乞丐,带我成长的瞎眼师父,还有挂月山庄的姐妹,还有……萧韵……”

易十三哽咽了一下,这是她不能提及的名字。

“我们这样的人,活着便是最大的恩赐,可是……李知节,你不一样,你是将军府的未来,你是朝堂新贵,你是天之骄子,你应该在天上,而不是和我混在泥土里……”

听易十三说着,李知节不断摇着头,“不是的,不是的……”

“我做着最黑暗的事,我觉得活一天便是赚了,可是李知节,”易十三回过头看向李知节,“我喜欢站在阳光下的你!”

易十三笑着,但脸上的泪水早已不知不觉落下,她只想要李知节好好活着,而不是和她一起每日担惊受怕何时就被仇家找上门。

“李知节,你也要为你父母想想,李家高门贵族,岂能有我这样一个身世不明的弃婴做媳妇……”

“易十三!”李知节伸过手将易十三抱紧,头埋在易十三颈侧,易十三挣扎了几下不能挣脱,听见李知节嗡嗡的喊着自己的名字,停下了挣扎反抱住他。

“易十三,在安县看星星时,我曾与你说过我惧怕成亲,可是你跟我说,人不能因为终将离开就惧怕与人相遇,你告诉我就算那些人都离你而去,你也欢喜与他们相处每一段时光。”

李知节用双手拥着易十三的肩膀,看着她的眼睛:“易十三,你怎么能因为害怕未知的危险,就拒绝与我一起。你说你喜欢阳光下的我,可我喜欢坚韧的你,勇敢的你,洒脱的你,我喜欢每时每刻的你!”

易十三的声音都发起抖:“可是李知节,我好害怕你会出事,像萧韵和萧寻那样……我真的好害怕……”

“别怕,十三,别怕,”李知节凑近吻到易十三的眼泪上,闭上眼,静静的给予易十三力量。

干爽温暖的唇瓣让易十三的脸颊也热了起来,情不知其所起,一往而深,易十三知道,自己已经陷落。

易十三将他送到了山庄门口,李知节牵着她的手不愿意放开。

“十三,从南国回来时我就已向父母亲禀明心意,他们让我遵循自己的内心即可,宗族那边他们会去帮我请示。”

“李家守卫西疆多年,没有你想的那么多规矩,我拖宕多年如今愿意成婚,他们也会为我高兴。到时你若放不下挂月山庄的事,你可随时过来,将军府不会拘着你。”

“若你不愿意应付京城里这些琐事,我也可带你去肃州,那里是李家世代守护的地方,天高地阔,任尔飞翔。”

……

李知节说了很多话,最后他说:“十三,待三年国丧过去,我们成婚好不好?”

易十三没有回答,低头看着脚尖。

“十三,不要害怕未来,让我陪你好不好?”

易十三的目光移到李知节紧紧牵住自己的手,原来他已想好那么多……易十三点了点头……

李知节很高兴,将易十三抱着转了几圈笑的开怀,很激动。

“太好啦,太好啦,十三,我可真高兴!”

李知节终于带着心爱的姑娘去了望京山上看星星,全了少年时的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