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影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戏影文学 > 挂月山庄 > 第24章 生死

第24章 生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二十四章生死

朝月殿内厅里早已有几人,易十三看过去,上首坐着宁王和朝月夫人,看宁王神态,哪有一丝“命不久矣”的样子。

往下坐着一个健硕的中年男子和一个端庄的美妇人,众人本在低声说话,看见易十三进来,纷纷停下话语抬眼看向她。

易十三认出那美妇人正是李知节的母亲,户部尚书嫡长女,那旁边坐着的应该就是李知节的父亲,大将军李琼了。

京城传言即将殒命的宁王全须全尾出现在这里,已经让人惊讶了,但是这两人的出现就更加让易十三疑惑。

易十三行了礼站在厅中,朝月夫人点点头,却并未看向她,而是对着李琼夫妇说:

“这是易十三,她幼时曾游历乌国,对乌国地貌和习俗较为熟悉,而且她这些年为我打理江湖诸事,行事周全。”

李琼点点头,问:“武艺如何?”

“她幼时师从剑圣易无极,进庄后得流云亲授。”

李琼放心的点点头,没再问话。

易无极?瞎眼师父的名字?剑圣?瞎眼师父这么厉害?易十三模模糊糊想起小时候,牵着自己买糖葫芦的瞎眼师父。

听到这些,宁王挑起眉:“你师父是易无极?”

易十三点头:“应该是吧……他确实姓易,擅剑术。”

“他人呢?”

易十三不知道宁王为何问起这些,但还是实话实说:“十年前就死了,医馆郎中说是积郁成疾相思而死。”

“葬于何处?”

“息慎州黑水之畔。”

宁王听罢未在说话,几人都对朝月夫人点点头,朝月夫人才看向易十三说:

“现有一事需要你去乌国……”朝月夫人让兰姑姑从外带来一人,“这是李知节的副将李钰,他会从旁协助你。”

“是。”

易十三看到这人,想了想,当时乌国世子入京时,她曾在李知节身边看到过此人,是李家的家将。

朝月夫人继续说:“三个多月前带领援乌军队的元帅尉迟恭曾发来密函,说察觉到军中异动,李知节奉命前往调查。但是一个月前张敬忠兵变,挟持尉迟恭掌控援乌军队,退守到长江以北……”

朝月夫人略顿,“……李知节失踪。”

“什么?”易十三惊叫出声,“李知节……”

忽然反应过来自己不该如此,匆匆看了一眼李家夫妇,李知节的母亲听到这话又开始低泣,眼睛红肿,李琼正在安慰,并未注意到易十三的反应异常。

易十三赶紧收敛下心神:“失踪是什么意思?”

朝月夫人看了一眼站在易十三身边的李钰,示意他作答。

“我随将军去乌国,按照他的指示在北乌边境的小镇接应他,他每过五日会与我联络,可是援乌军队出事前,他突然断了联络。我欲进乌寻找,援乌军队却突然兵变,此事非同小可,我只好先行入京。”

“我留了人在北乌边境,直到现在都没有任何将军的消息。”

李钰说完,朝月夫人继续说:“现在朝中一片乱象,李家此时不便大张旗鼓派人去乌国,你带些人过去,再合适不过。”

“是,十三懂得。”

“乌国那边的事自有宁王谋划,你只需要寻到李知节带回即可。”

李琼看了过来,咬咬牙,加了一句:“不论生死。”

李夫人哭的更大声了一些,易十三心中激荡,不敢接话,只恭敬行礼。

“若还有什么不清楚的,你与李钰路上再说,即刻启程。”

“是”

“是”

易十三和李钰得令,都行礼退下,各自回去收拾行装。

刚回红英阁,却被丫鬟告知,故人相见,就在二楼厢房。

易十三匆匆过去,推开门。

“明珠?”

明珠看到易十三进来,站起身,那肚子大的吓人。易十三赶紧走过去,扶着她再次坐下:“月份这么大了,怎么还跑来这里?”

“自然是有要紧事,”人逢喜事精神爽,明珠气色红润满不在意,从袖间拿出一封信递给易十三,“你看。”

易十三接过,是一封特别的信,没有文字,只有图画。这是萧韵以往的联络方法,她常说写字不如画画生动,收信人看到画作便如亲眼看到一般。

易十三有些激动,这些画果然栩栩如生,仿佛她就在眼前。

第一幅画,一个女子在坟前哭泣。是说她母亲不在了,她很伤心。

第二幅画,一个女子在屋顶看月亮,高大的男子将她护在怀里。是说她在想挂月山庄了,但还好有萧寻陪伴。

第三幅画,是一间小院子,院前有片小菜园,一洼小鱼塘,还有三两只鸡,有一男一女在屋前煮茶。这是说她已经安定下来了,让她们不要担心。

第四幅画,一个女子抚着圆鼓鼓的肚子笑的很开心,男子亦在一旁温柔的看着她。

“这是!”看完“画信”,易十三抬起头看向明珠,“她有身孕了?”

“嗯嗯”明珠也开心的笑起来。

平复完心情,易十三郑重的收起信件,“夫人下令不让庄里任何人联络,你怎么会?”

“我又不是庄里人了,”明珠吐吐舌头,“知道你担心她,我一收到信就过来找你了。”

还好今日来了,再晚一日又错过了,易十三摸摸桌上的信纸,安心了许多。

“你在京里还好吗?”

“还好,我身怀有孕,府里对我还算客气。”

“陈县令……”易十三有些担心当日和李知节在矿场制造的动静给陈牧青带去麻烦。

“公公毕竟是太傅,皇子们都曾受过教导,鲁县出事后,宋毅没有直接证据证明牧青参与此事,加上公公从中斡旋,牧青只被革职在家,好歹保住了一条命……”

易十三点点头,如今安王大权在握,自觉宁王再无翻身机会,加上账册虽被劫走却并未引出风波,陈牧青才因此保住一命。

“他能在家陪我,我是再开心不过,”明珠又靠过来,轻声说:“宁王也曾秘密传过消息,让牧青静观其变。”

想到刚刚在朝月殿见到的宁王,气势日甚,安王以为自己胜券在握,却不知所有一切都在宁王的谋划之中。

易十三和李钰带着三五人秘密出京,准备前往乌国,在十里长亭遇到了一辆马车。

车夫看见他们一行人过来,往车里说了什么,随后,大将军李琼扶着夫人从马车上出来,易十三李钰等人纷纷下马行礼。

李夫人眼睛通红,倚靠在李琼怀里,“易姑娘,我儿就拜托你了,可一定要……”

话语未尽,泪水先流,哽咽不止。

易十三看着李氏夫妇,捏紧手里的缰绳,躬身回礼,言语坚定,“我会的”。

说完一行人转身上马,飞驰而去。

“好了,莫要再哭,保重身体。”李琼粗声粗气的安慰,但手脚很是温柔的环抱着李夫人。

“都怪你都怪你,我好不容易说服他回来在皇城司做事,你却偏又让他去乌国。”

“这怎么能是我让他去的呢,他要在京城呆的住才行啊……”

“你还说你还说,若是知节有个三长两短,我就随他去了,好让你再找个娇妻生几个娇儿。”

“唉……这又是哪里的话,夫人,莫要说这些伤心的话……”

细细安慰声随风飘走……

乌国内乱不止,边境管理松懈,易十三一行人很容易便进入了乌国。

“张敬忠的军队现在长江以北,就驻扎在离这儿不远的梦县,要去吗?”站在山崖上眺望不远处滚滚的长江,李钰询问身边的易十三。

“不了,”易十三收回目光,“你派人盯着援乌军的动向就可以了,我就不去了。”

“那你去哪儿?”

易十三从马鞍一旁的包裹里拿出羊皮地图,指着其中一处说:

“长江以南的庆县是援乌军原本的营地,现在那里的军队虽已全部撤出,但反叛军并未在此活动,这里反而成了一个安全地带。况且这里离乌国世子所在的蜀县也非常近,若我是李知节,便会在此逗留一段时间以谋后事。”

说完,易十三拍了拍马转身,李钰也打马跟上,却被易十三制止,“庆县不大,我一人去足以,你现在有更重要的事去做。”

“你带两个人打通从蜀县往庆县再到梦县最后撤出乌国的路线,多走几遍,以防万无一失。”

“好。”

“一月为期,只许成功,若有需要……”易十三从怀间拿出一枚印信抛过去,“这是挂月山庄红英阁的印信,在江湖上还算说得上话。”

“好。”

“对了,马上安排我过江,我直奔庆县,你们在这里逗留几天,摸摸张敬忠的情况再过江。”

“好。”

一番安排做完,各自行动起来。

易十三拢了拢大氅的毛领,南方的冬季也来了,阵阵寒风夹着细雨吹过来,冷的人发抖。

李知节,你可真要在庆县等着我啊!

庆县原本是连接长江南北的交通要塞、通商枢纽和军事重地,因为战乱这里被援乌军暂时接管。一月前,援乌军撤出庆县后,这里的商业又慢慢回笼。

易十三到达庆县时,还依稀能从街市关闭的店铺看出此前被军队接管过的萧条。庆县不大,两个时辰全境粗略摸排了一遍,然后找了间临街的客栈住下。

要了间临街开窗的房间,从二楼望下去,可以将繁华的街区尽收眼底。

原本以为五天内就能完成的事,十日都还未有头绪。

易十三有些着急起来,看着桌子上放置的庆县舆图,这是两日前她在街市偶然所得,结合她近日摸排的情况,能清晰掌握庆县各个街道状况。

李知节,你会在哪儿呢?

难道不在庆县吗?易十三开始自我怀疑,脑中思索一番,又推翻自己的怀疑,不,应该还是在庆县!

援乌军突然兵变退至长江以北,但以乌国世子为首的乌国军队还在境内抵抗叛军。

以李知节的性格,他绝不会就此退回北国,必定会积极缓和与乌国世子的关系,为他出谋划策。

但乌国世子身边人多眼杂,他知道自己身份特殊一定不会暴露在人前,如此,庆县的地理位置就更加重要。

而且庆县的商业又繁荣起来,这里南来北往的商人进进出出,也方便遮掩行踪。

如此分析一遍,易十三更加坚定李知节就在庆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