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人。
李斯的名声并不好。
虽然千古留名,但就如同他效忠的君主那样往往是毁誉参半的。
如果李斯在上了《谏逐客书》之后就去世了,那他大概会是历史上以敢于直言进谏而闻名的人物。
李贺是瞧不起李斯在嬴政晚年及去世后干的一些事情的——那是妥妥的奸臣行为。
这也让李斯一开始写《谏逐客书》的目的在一些人眼里变了味。
虽然李斯有可能是看出了嬴政晚年刚愎自用不会听他说的话,但作为臣子不就应该有一颗敢于进谏的心吗——李贺想到了自己曾经的皇帝李纯。
就算君主不听,也要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
李斯这是妥妥的失职。
不过这种指指点点也只能在秦朝覆灭之后,李斯这个人都死了才能进行。
李斯活着的时候虽然算不上权倾朝野、一手遮天,也算是位高权重了。
如今李贺未来的仕途就被李斯捏在了手里了,他怎么可能不紧张?
他可别步入韩非的后尘了。
自己的母亲现在还在咸阳内,在这个科技逐年退步的年代,这里的生活质量要比唐朝要舒服很多,就是少了点家乡的朋友而且秦朝的氛围比较压抑,不然她一定会非常喜欢这里的。
李斯挑剔地看着李贺递上来的东西。
李贺学东西还是很快的,而且文辞优美,甚至胜过李斯自己巅峰状态许多。
李斯这个人说好点是要强,但说难听点就是有点小肚鸡肠不容人。
他一辈子都想要得到最好的东西。
去最好的国家,效忠最后前途的君主,坐到最好的位置。
也就是当老师最好的学生和做君主最欣赏的人这几件事情上失败了,不然他就是妥妥地一路赢到底的人生赢家了。
作为一个好强的人,李斯很警惕每一个比他优秀的人。
他对于自己的师兄弟韩非尚且如此,就更别提李贺这种他完全不认识的人了。
呵……年轻人……文笔真好。
李斯想到嬴政如今对李贺的关注,又注意到他的文笔,只想阴暗爬行。
不过他心里虽然有一千个一万个虫子在爬,但作为丞相该有的眼界还是有的。
李贺作为一个科举的受害者,他对科举的关注度相当之高。
他知道科举的很多细节,就连那些成功考上进士的人都不如他这样了解。
因为只有得不到,所以才会日思夜念,想要从中找到什么漏洞让自己再为之奋斗一下。
李贺的人脉其实也很广,他虽然和那些真正站在顶层的达官贵人搭不上话,但也远超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
他的知己、朋友、老师都是鼎鼎有名的人。
和他们交流、听听他们说的话,就能够得到很多内幕消息。
所以李斯对于科举方面标准的细节问题,他都能答得上来。
当时扶苏把李贺带回来,只是因为只有李贺,但结果也不错,至少除了去朝中绑架个人来,不然李贺就是最佳人选了。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能够自由跳跃时间但是最后他们还是选择了李贺。
比他有才华的大概率没他这么落魄。
真的全方面的好拿捏。
如果不是他身体不好,甚至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让他自愿把办公室当家。
封建主义的剥削一直都很可以的。
李斯能够看出科举的很多细节和目的都不是李贺这种人能够想出来的,不过这其实也无所谓,这世界上的什么不是通过前人的积累得来的?
虽然李贺赢在了信息优势上,但李斯是能接受这种信息优势的。
找个好老师,有个好靠山,出身好家庭,不就是能够带来许多这样的信息优势吗?
而且对于嬴政来说,能被他所用的信息才是好信息。
如果不能为他所用,别管吹得怎么天花乱坠,最后都要被他丢进垃圾桶里。
其中典型不就是他那位师兄弟韩非吗?
李斯把手里的东西放下,李贺立刻提起了心,等待着李斯的回答。
“那就这样吧。”李斯眼睛一闭。
那就这样是怎么样?
李贺非常想要开口追问一句。
他的心先他脑子一步感受到了强烈的喜悦,但是习惯失败的他不习惯成功了,脑子在疯狂否定他。
这是他做成的第一件能够改变天下大事的事情。
他有点像想要打一下自己的脸看看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还在这里干嘛?”李斯睁开眼睛又看向还呆呆愣在那里的李贺,就看到他眼底的不可思议、自我怀疑以及那按捺不住的兴奋。
李贺再不懂就不礼貌了。
他行了一礼,甚至带着几分轻快的步伐离开了,看上去完全不像是是十几天前那个在床上好像要病死的人一样。
李斯可不是会因为别人成功而高兴的人,除非那个人的成功与他没有一丁点的冲突——比如嬴政。
李斯不想这么容易就让李贺过关,不过最近嬴政的脾气有点糟糕,那些方士虽然说是被安排了重要人物才送去国外,但这和流放也差不多了。
现在就连和他关系还算不错的赵高都遭了殃。
他和赵高就算算不上朋友,但也能勉强算是同伙了,看到同伙遭此大难,李斯也心有戚戚焉,打算夹着尾巴做人,别撞在嬴政的枪口上了。
李贺交上来的东西他看着差不多,也没有什么大漏洞,就干脆让他过了,不然等嬴政检查进度的时候发现他因为一些不是很重要的地方卡着李贺,那他搞不好也会挨一顿臭骂。
李斯糊弄别人的理由可没法糊弄嬴政。
李斯有点出神。
他的年纪也不算小了,但是现在他能够感觉到嬴政有了新的野心,就是不知道这一次他能不能跟上去。
对于他这个年纪的人来说,躺在功劳上结束自己的一生是最安全的选择了,如果再引入新的变量,搞不好自己的权力就会因此而被分散,又或者自己从如今的地位跌下去。
他真的不想冒险。
就像是他不想冒险向嬴政进谏了一样。
他抬头看向已经要走远的李贺,和自己的贪念挣扎了一会,终于做出了决定。
“长吉,先等一下。”他喊住李贺。
李贺站住脚步,扭头看向李斯。
稍微有点惊悚。
这是李斯第一次喊他的字。
“长公子如今不在,而陛下现在在忙其他事情,这东西我先发给陛下,他如果看到了会找你进谏的,现在你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先在我这里暂留一段时间,顺便和我讲讲你知道的一些……”李斯看了李贺一眼,“特别的事情。”
李贺心里一突:李斯是看出他来自未来了吗?
在想到这个可能之后,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这件事情是不是不太方便让李斯知道?
毕竟李斯之后干的事情可不算多好。而他一旦知道自己未来干的事情,一定会担心嬴政会清算他,说不定会提前闹出什么乱子。
“不必紧张。”李斯的想象力其实没到那种程度。
他和嬴政实在太默契了。
这么多年的君臣,虽然嬴政是个没什么表情的人,李斯很多时候也猜不透嬴政的想法,但基本的默契还是有的。
嬴政显然是要用李贺背后的那方势力来构建出新的东西。
李贺背后是什么?
李斯不知道,但是嬴政的眼光除了在长生的事情上会频繁出问题,其他的时候还是相当能靠得住的。
李斯对作出改变已经不是那么感兴趣了。
他整个人生最大的目标是找一个强国并且辅佐君主以成不世之业,这样他和他的子孙后代就能躺在功劳簿上过活了。
如今的大秦已经缔造了历史的奇迹,李斯的人生目标已经实现了。
相比起变革,他更想邀请嬴政一起躺平。
不是说劝嬴政不要继续工作了——嬴政这辈子大概是闲不下来的,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缝缝补补就好,一旦翻车了,他们的名声就毁于一旦了。
就这样吧。
可是嬴政显然不是这么想的。
最简单直白的解释大概是嬴政是真的非常想要长生,而且觉得自己能长生,他自然不会面临死了就可以把事情全都甩给其他人的情况,所有事情都要他干的。
另一种则是……
李斯一直猜测,或许秦国得到了什么危险的预言,所以嬴政不得不一直往前走。
嬴政作为君主其实还是相当够意思,他并没有直接逼李斯去做什么决定,但李斯却能够感觉到他的态度。
嬴政不会立刻把李斯撤下来,但如果李斯选择躺平的话,那等着嬴政找到合适的人选,那李斯就得把手里的所有权力都交出来。
嬴政不需要一个跟不上他的丞相。
嬴政不会亏待他,但未来的一切荣耀就和李斯没有什么关系了。
……接受吗?
李斯现在又站在了人生的岔路口。
接受个屁。
他的贪欲实在是难以被满足。
在达成人生目标之后,他会想自己能不能做一个后无来者的丞相。
自己现在躺平了,绝对会被年轻人踩下去的。
在他看来,未来没有得到的权力,也算是他损失的一部分。
虽然对李贺可能分他权这件事相当警惕,但现在不分,之后只会损失更多。
现在的一点损失是为了未来更好的收获。
对不起,他还是太想进步了。
“我能够感觉到你给的框架中一些思想和时下的法家思想并不同。”在想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李斯露出笑容,“似乎是儒家的?”
他的老师毕竟是荀子,李斯对儒家的那一套也很是熟悉。
“我想听你详细说说这些。”
李贺稍微有点意外。
什么?
这么积极?
之前在李斯那边遇到的阻力莫名其妙地就消失了,他甚至愿意听李贺多说一点。
这何尝不是一种要和李贺站在一边的暗示?
你终于想开了要和我一起建设美好大唐……呸呸呸,大秦了吗?
他看着李斯,虽然脸上有点克制,但还是被李斯捕捉到了一丝“你终于改邪归正了”的惊喜。
他好像真的很了解我。李斯在心中默默想。就是不知道是从哪里了解的。
嬴政懒得和人详细解释,扶苏虽然有这个耐心,但是却没这个时间。
李斯想想,大概是儒家学派的人对他这个法家学派的人看不顺眼的缘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