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影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戏影文学 > 夏花冬雪 > 第33章 可爱的呆呆村

第33章 可爱的呆呆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救援到达后,当天下午通网通电,基本生活设施迅速得到保障,天灾也由此告一段落。

新闻报道称,此次 9 级强风并非由台风引发,这种情况极为罕见,少数局部地区风力可能达到10级。目前已造成至少8人伤亡,3人失踪……

这种突发性强风根本来不及提前预防与播报,具有极高的不可预测性。好在强风是晚上偷袭,如果发生在大白天,很可能遇难受灾人数会大幅攀升。

让救援队没想到,他们以为,孤单单的一个呆呆岛,只身立于外海,地处受灾区域前沿,受灾应该会比较严重。伤者不说过百,几十应该有吧。哪料想,整整三队医务人员火急火燎地赶过来,只接走两名骨折伤员。至于那些皮外伤,都算不上轻伤,除此之外,可以说呆呆村屁事儿没有。

这事儿整得,虚惊一场。

他们或许不知道,这多亏了岛边层层防风林起了大作用。强风穿过防风林后,风力大幅削减。除了广场那片空旷地带,风力重新积累得快些,而在本就林立着一栋栋建筑的村落,还未重聚力量的妖风根本猖狂不起来。

由于受灾程度较轻,不到半天时间,呆呆村就恢复了小小海岛的生机与活力。

貌似只有阿楠家损失多些,但也不过是些钱财细软。阿楠母亲见阿楠安然无恙,心情愉快着呢,并不在意财产上的损失。

再说,木屋客栈本就是村里共有财产,由阿美代为打理,给与阿楠家股份多些罢了。总体来说,天灾过后村民们损失真的不大。再者,呆呆村地处海南岛东岸海岛上,大小台风经常光顾之地,什么大风大雨没见过?区区9级强风,不足挂齿。

强风灾害虽令人胆战心惊,但有时它也会带来意外之喜。这不,村民们把家里整顿好后,提着大桶纷纷往海边走。

依依和林一明好好的洗漱一番,整理完毕后竟毫无睡意,看样子昨晚在猪圈睡得还不错。

依依穿一身花格衫坐在院中歇凉吹风,林一明着一身阿楠爸爸的衣服,在一旁砍椰子,一心想给他心目中的女神献殷勤。他们自己带来的衣物,不知随着昨晚的风飘哪儿玩去了,完全找不到。好在手机随身带,有了它,回家不就分分钟的事儿?对他们来说,不过损失些衣物,完全不心痛。

呆呆村的广播响起,大喇叭传来本地方言,叽里呱啦听不懂说了些啥。他俩猜想是灾害天气后安抚一下村民啥的吧。

片刻后,阿楠提着两个桶出来:“依依姐,一明哥,跟我走,带你们见识一下什么叫做真正的海边!”

依依很好奇,自己上岛后天天呆木屋,海边什么样自然非常清楚啊。不管是白天黑夜,亦或晨夕,都亲眼见过,难道这几天见的是假的?不能够啊!

然而,当两人穿过防风林,眼前的景象让他们瞬间惊呆了。

这特么必须破防啊!

呆呆岛被强风肆虐后的海岸,一片狼藉,沙滩上入眼所见,全特么是鱼!鱼鳞反射着阳光,银闪闪一大片。

如果睁大眼睛盯着看,还真有些晃眼。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亮瞎你的双眼”?

两人见到眼前奇观,彻底服了,打死也想不到大自然调皮后,竟会留下这么多的馈赠品。

捡不完,根本捡不完!

现在他俩由衷地赞同,如此海岸方显“真正海边”的说词。

依依看了看阿楠提的桶,忽然觉得小孩儿就是小孩儿,格局实在是太小了,批评道:“阿楠啊,我觉得你是不是对‘正真的海边’有什么误解?”

阿楠疑惑:“误解?没有啊?”

依依冷冷一笑:“呵!还说没误解,你看看你带的什么桶?你觉得带这么小的桶能干啥!”

阿楠:“……”

他算是明白了,依依姐是嫌弃桶太小,装不完满沙滩的鱼。可以前自己捕鱼都是抄的这种大桶,习惯了。再说,一次装不完就来两次嘛,两次装不下就跑三趟!全村儿一起努力,总能把海岸清理干净,还它一副干净整洁的沙滩。

依依连忙夺过桶,催促道:“我们先捡着,你赶紧回去把编织袋拿来。快点啊……还愣着干嘛!”

“记着!是全部的编织袋!”

反观林一明,显得是如此沉默,全程只从嘴里蹦出两个字:卧槽!

第二天清晨,计划下午的飞机回四川,依依趁着还有点时间,好好的又逛了一遍呆呆岛。

广场依然那么热闹,美食依旧那么好吃可口。依依在救灾中的事迹也在呆呆村传开,现在村民们都知道岛上有这么一个仙女存在。

依依每每逛到一个摊位前,老板便热情地迎上来,有的给她挂上一串项链,有的为她戴个手链,亦或塞给她小玩物。一上午下来,她和林一明身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饰品。

路过小吃摊时,俩人往往直接被老板半路劫走,要挟他们不尝尝自家手艺就别想离开的架势。他们被老板的热情感染,推脱不掉便决定坐下来吃点再走。没成想,老板把吃食一端上桌,他俩眼睛瞬间瞪得溜圆,满脸不可思议。好家伙,这分量,是打算把人往撑破肚皮的节奏招呼啊 !

于是,两人只路过两个美食摊位,就立马转身往回走。只因他们瞧见前方不远处,卖炒河粉的大叔洋溢着笑脸,远远向着两人招手来着。而且旁边还有个烧饼摊!摊主大婶以同样的笑脸,向他们热情地打招呼。

见到那阵仗两人有点心虚,脸大的烧饼如果硬塞给你两张,摊主还乐呵呵的看着你吃完,不吃完不准走。依依觉得,她铁定出不了呆呆岛,得撑死在岛上!

呆呆岛的村民实在是太热情了!

最最最重要的,村民们都不收钱,强行推辞的话,别人还说这样做就是瞧不起他们呆呆村的人!

得勒,依依还能说什么呢,也只能勉为其难的收下啦,这一勉强就顺带勉强了一上午!

可还没等他俩往回撤多远呢,大叔直接追上来拉着他俩:“来来,两位,尝尝我的手艺,现在差不多到中午了,别回去吃饭,我的炒河粉就是你们的午饭。”

依依都想哭了,现在10点刚过半,啥就差不多到中午了?!大叔,您是不是对“中午”有什么误解?现在差得老远了好吧!

依依连忙拒绝:“叔,谢谢您的好意,我们真的吃饱了,吃不下了。”

大叔拽着依依,林一明在后面默默跟上:“什么吃不下了,一碗夏日清补凉还能填饱肚子?来来来,别给叔客气,你就尝一尝口味,不喜欢的话喂狗都行。”

大叔膀大腰粗,皮肤黝黑,活脱脱的黑旋风李逵海南版。依依自然拽不过他,只得回头向林一明求助。

林一明抿嘴憋着笑,眼观鼻,鼻观心,摄守心神,那意思很明显,你啊,自求多福吧。

眼下,大叔把何谓盛情难却演绎得淋淋尽致。一大盘炒河粉端上桌,上面铺满厚厚一层虾蟹螺等海鲜,摆放精致,这一眼看去,就连坐地上摇尾巴的小黄,哈喇子都流了一地。

依依忽然觉得,似乎小肚子确实还能装货,于是口水一流,精神一抖,立马开干!

味道嘛,当然没得说,海鲜全是新鲜出水,现杀现做,饶是没有任何佐料辅味,海鲜也有其独特的海之味,令人回味无穷。

河粉端上桌时,被其他路过的游客喵见,“啪啪啪”地一群游客往桌上一坐:“老板,照他们的炒河粉给我们来三盘!”

大叔整得有点尴尬,特么这是国宴款河粉,没想过外售的啊!

游客摆着不被坑的原则问问价:“多少钱一盘?”

大叔性情直爽,出摊做生意既然顾客想要,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他黑着脸随口报价:“一盘188,三盘588!”

游客连想都没想,爽朗应道:“好!”

本来大叔随意报的高价是为唬住游客,让他们知贵而退,哪料想他们回答得这么爽快,连眉毛都没皱一下!

现在的游客这么有钱了吗?

一些看热闹的游客听见报价,还没位置坐下呢,有人先预定再说:“老板,我也要一盘。”

“老板,还有我,我要两盘,打包!”

大叔直接懵圈了。这整得,就算你们这么多人全是土豪,不在乎价格,但我也没那么多原材料,做不出来啊。

老板做生意本分,海鲜全是媳妇儿在后面不远处鲜活现杀,大伙儿都看着呢。而且他整给依依两人一大盘“国宴款”,光是看那虾蟹螺鱼的分量实在是太厚道了,盘子比脸盆还大!估摸着这一盘怕是三个人吃不完。

现在的顾客又不傻,他们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啪啪响,合计着一盘的分量,比昨晚在酒店吃的划算太多,最重要的还不贵,人均60。昨晚一顿所谓的海鲜大餐,人均120,海鲜少不说,关键还没吃饱!差评!

大叔一看,还有人要点“国宴”,连连摆手道:“没有了,没有了,海鲜只够炒三盘。”

顾客正惋惜着要走呢,大叔媳妇连忙挽客:“有有,还有很多!你们稍等会儿就好。”

一个电话打回家,两盘“国宴”没炒完呢,就有村民挑着担子赶来,里面全是活蹦乱跳的新鲜货。

大婶笑了,顾客们也笑了……

果然,依依两人根本吃不完,挑挑拣拣把好吃的、价格贵的先进肚。桌下的大小黄也跟着捞到不少好处。他俩偷偷放了200元准备开溜,烧饼大姐登场了!

在依依惊惧的目光中,烧饼大姐提着一大袋饼子塞依依手里:“你们拿着,路上当干粮。我家只会做饼,千万别嫌弃我家出手寒酸就成。”

额……

这让依依如何拒绝?如何能拒绝!

只能直白地应一句老话:吃不了,兜着走呗!

下午临行之际,老村长领着一帮人过来送行。

村长还没发话呢,河粉大叔黑着脸过来,把依依偷偷留下的200元塞给她,大眼珠瞪得滚圆,声音洪亮地说道:“妹子,别人家的礼你都收了,吃碗我的河粉还给钱?咋了,看不起我们董家是不?”

你不收钱就揍你的架势真把依依给唬住了,倒不是担心大叔揍人,只是他强行送礼的做派非常强势,感觉没办法拒绝。气势上先压你一头,把话堵在你的嗓子眼儿,就问你怕不怕。

此刻,依依除了感谢,都不知道该说啥好了。

老村长上前,紧紧握住依依手说道:“女娃,听说你要回去了,谢谢你为我们呆呆村做的一切。你看,我们村里也没啥好东西能拿得出手,这是昨天刚烘干的鱼,你带些回去尝尝。往后有空啊,记得常回来看看,把我们呆呆村当自己家就成。”

依依环顾四周,看着一大帮村民都来为自己送行,又是感谢又是送礼,而且村民带来的礼物竟是装满了整整两麻袋!她心中一阵感动,眼眶微微泛红:“嗯,谢谢老爷爷,谢谢大家,以后有空我肯定会再来的。你们的心意我真的心领了,这些礼物,我不能收,老爷爷,你们留着自己吃吧。”

老爷爷轻轻拍了拍依依手背:“女娃,现在我们都把你们当自家人看待。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还这么见外干嘛,这些薄礼你们心安理得的收下。”

依依本来还想婉拒,站在一旁看热闹的阿楠劝道:“姐姐,你就收下吧,我们呆呆村送出的礼从来不会收回来,推不掉的。”

依依其实心里挺高兴,想起前天在岸边捡鱼,自己可是累了一下午,时不时还被烈阳“关照”。后来没料想,捡来的鱼绝大多数被充公,阿楠家也没留几条。

按照依依20多年社会主义经验来看,除了矿产文物等国有物品,其他捡的东西不应该是私有物品嘛,咋还充公了呢?虽然她也没想过自己吃,可阿楠家可以留下啊,储藏在冰柜冷冻,能吃很久。

当时她硬是没想通,觉都没睡好,觉得村长做事儿太霸道,村民还憨厚,说上交就上交。

依依他们是游客,才上岛几天,自然不知道呆呆岛村民有着自己独特的产业模式。卖鱼干和海边木屋民宿,就是呆呆村的产业之一,上交鱼其实算是村企业买,给报酬。而且村集体产业利润年年分红,大家都能从中得到实惠。再说,内陆居民稀罕巴家的海鲜,对于岛民来说,就跟吃淡水鱼一样平常,没必要当宝。

如果你感兴趣深入研究一下,你会发现,呆呆村的分配制度已然走到了社会主义的前面,实现了一种 “小共产” 模式。

这就是为啥村民们说上交鱼就上交,不得不佩服他们。

现下,依依万没想到,满满两麻袋鱼干摆在眼前,说是送自己,她立马觉得,老村长确实如传闻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