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煦宁受邀前往某文化活动,她提早十几分钟到会场,偶遇几个早先认识的朋友,站在角落聊天。
目光在场内轻扫,她惊讶地看向斜前方。
转身和朋友打过招呼,准备从后头绕过去打招呼。
乔煦宁站在一步之遥的后方,听见周瑶柯正和身旁的人插科打诨。
“每人写两篇报告,想当年我校运会征稿都半个字没写过。”
“这能一样吗?你现在是打工仔,老板叫你做什么就得做什么。”
周瑶柯撇了撇嘴,转过半个身子,正要接着吐槽,瞥见身后人,一惊:“你怎么在这儿?”
随后反应过来:“哦你是来参加活动的吧。”
身旁同事立刻凑过来:“谁啊这是?”
周瑶柯把人推开,低声:“没你的事儿。”
这儿讲话不方便,乔煦宁拉着周瑶柯走到一旁,有些急切地问道:“高中运动会的时候,你没写过稿?”
周瑶柯有些莫名,但还是应她:“当然,我怎么会写那个。”
“你先别走好吗?我待会儿再回来找你。”
乔煦宁急匆匆地往外走,拨出去的电话正好被接通。
“圆圆,你还记不记得有次运动会,周瑶柯写了一篇稿子。”
“当然记得,你当时听完反应那么大。”
“我没有记错吧,就是周瑶柯写的,对不对?”
“对啊,你当时还问我周瑶柯是谁,我说是周之逾的妹妹。”
乔煦宁对自己的记忆深信不疑,有了程圆圆的佐证,就更不可能出错。但刚刚周瑶柯又亲口承认没有写过,她没必要在这件事上说谎。
那就只有一个可能,那篇稿子的创作者,另有其人。
乔煦宁如此执着于找到写稿子的人,是有原因的。
那是高二这年的运动会。
参与项目的人数不够,乔煦宁在班长的拜托下,报了一千米长跑。乔煦宁是班里女生中跑八百米成绩最好的人,参加这一项,她自己也很有信心。
比赛当天,场边站满了为她加油助威的人。程圆圆一脸担忧地跑过来:“要死了要死了,小乔,那个体校生也报了这个。”
两人都盯着那位姗姗来迟的体校生,她那双有力的长腿,一出场已经震慑住大半场的参赛者们。
和体校对上,基本冠军就与自己无缘了。
一时间士气大败,但乔煦宁偏不信这个邪。一千米是耐力赛,她只要拿出劲头来,未必不能与之一搏。
旁人是被打压了士气,只有她反被鼓舞。
抱着这样的心态,比赛打响。
耐力赛的初始第一算不得数,乔煦宁和体校女生暂时都只占据中等排名的位置。
其他人或快或慢,都不如节奏匀速。一大圈后,她们俩已经甩开其他人,占据前两名的位置,仍保持原始速度不变。
乔煦宁咬牙,强迫自己跟上对方的速度。她预料到,第一名就在她们俩之间产生。
可惜最后冲刺阶段,对方实在太强,甩开她一大截的差距拿下了第一。
乔煦宁大喘着气,颤抖着腿继续往前走。
汗如雨下,但心有不甘。
程圆圆和几个女生都在一旁不停安慰,乔煦宁置若罔闻。
直到校广播响起稿件投送的播报。
“我想告诉每个努力的运动员,无论你拿不拿第一,某个人心中第一的位置,一定永远为你所留。”
“投稿人,周瑶柯。”
乔煦宁忽的停下脚步,问程圆圆:“周瑶柯,是谁?”
“我们楼下的,是我偶像的妹妹。”
她没有再多问,脑海里却像是被那句话塞满,无法再思考别的。
内心有种笃定的直觉,这篇新闻稿好像是单独写给她的。
也是从这一刻,她开始思考得第一这件事。以前,也有人对她说过这句话。
乔煦宁突然想起来爸爸留给她的那封信,她挣开圆圆的手飞奔回教室。
从书包的夹层里拿出那封信,她翻到最后,泪水忽然夺眶而出。
信最后写,【虽然爸爸不在了,但爸爸心里那个第一名的位置,永远为我们小宁所留。希望你不要过分苛责自己,不能得到第一,也没有关系的。】
她怎么就忘了呢,原来早在多年前,爸爸就已经这样教导过她。
程圆圆跟着跑到教室门口,看到的便是乔煦宁抱着一封泛黄的信无声流泪的模样。
也是从这之后,她发现乔煦宁变得开心多了。她变得没有那么在意成绩了,偶尔的第二,也泰然自若。
作为身边最亲近的朋友,她在乔煦宁身上看到了,真正的明亮二字。
原先笼罩的一层薄薄的阴霾彻底散去。
也只有她知道,乔煦宁细微的改变,和那篇新闻稿有关。
确认过后,乔煦宁重新返回会场,她在思考应该怎么和周瑶柯描述这件事。毕竟相隔实在太久,没有人会保留如此细小的记忆。
但周瑶柯像是猜到似的,看到她便说:“我知道你在说什么。那篇稿子不是我写的,有人用了我的名字而已。至于是谁,我不知道。”
其实周瑶柯心里有答案,但她怕万一,万一那人不是姐姐,她岂不是同时伤害了两个人。
在姐姐和乔煦宁之间,她当然选择维护姐姐。
谁知乔煦宁根本不在意,反倒转了个弯问:“之逾的生日,是什么时候?”
“嗯?5月9号。”
“好,我知道了。”
此后活动开始,周瑶柯没空再去关注乔煦宁的动向。
但她抽空给家里发了条消息。
【姐姐的生日不用准备了,有人陪她了~】
心不在焉地挨到全场结束,乔煦宁避开和熟人打招呼的可能,偷偷从后门走了。坐上的士的那一瞬,她才想起来确认,立刻给周之逾发消息。
【你在家吗?】
【在。】
明明离家还有二十分钟的车程,在看到回复时,乔煦宁因为突然加快的心跳,伸手捂住胸口。
她开始紧张。
这种紧张,在她敲响周之逾家的门之后,到达顶峰。
“我...有点事想问你,方便吗?”
周之逾心头一跳,仔细观察乔煦宁的表情,看出她的紧张,但再无别的情绪。稍稍松了口气,侧身:“进来吧。”
相处这么多次,周之逾从未见乔煦宁这样不自在过,她拉开抽屉,拿出一包巧克力。
“吃吗?”
关键时刻,乔煦宁因为黑巧救了自己一命。
她酝酿许久,眼一闭,不再顾虑后果,问她:“高二那年校运动会,你有没有以小瑶的名义写过一篇稿子?”
周之逾立刻就明白了。
那时她刚转学过去没多久,全程坐在操场的台阶上看课外书。
运动会每年都会鼓励各班投稿,只要主题与运动会有关都可以。录用一篇能为班级加分,运动不太强的班级都在很努力地写。
周之逾原本没有什么想法,但那天,她注意到大家都特别关注一场女子一千米的比赛。在周围同学的议论声中,她听到乔煦宁的名字。
她记性一向很好。
乔煦宁,是那个站在公告栏前发誓下次要超过自己的女孩。是那个夜自修偷偷溜到操场抱怨数学难,却仍给自己打气的女孩。
是眼下,明知赢不过体校生,仍不肯放弃的女孩。
周之逾在班主任口中听到很多次关于乔煦宁的评价。
“哎呀这个孩子把成绩看得太重,不过多半是来自她母亲的压力。”
“偶尔考个第二也无伤大雅的嘛,我都有点心疼她了。”
被周围的气氛带动,周之逾单手压在书上,目光轻易在操场上找到乔煦宁的身影。
周之逾找同学问了一下,思索片刻也写了一篇稿子。为了不出风头,她落的是周瑶柯的名字。
离得有些远,她看不清乔煦宁脸上的神情。周之逾看着她的背影,心想她会不会因为这个第二难过?
稿子经过筛选,及时送到主持人手中,当即被念了出来。
【运动会的本质是所有人争夺第一,但赛场上并不是只有第一。
坐在看台的我们,看到的是哪怕最后一名也跑到终点的坚持;是跨越栏杆时飒爽风姿带给所有人的欢呼;是只要上场就一定有人为你加油的鼓励。
我想告诉每个努力的运动员,无论你拿不拿第一,某个人心中第一的位置,一定永远为你所留。】
时间久远,周之逾已经想不起稿子的具体内容,但那次运动会,她就写过这么一篇。
周之逾不知道这篇稿子对当时的乔煦宁来说意味着什么,也无从猜测此刻坚持想要得到答案的人心里在想什么,但她不忍驳了乔煦宁的期待,点头承认:“是我写的。”
那句“是不是为我写的?”,乔煦宁已经不需要再问出口。
在她潮湿的青春里,也曾有人默默为她撑过一次伞。
那时,大家都觉得周之逾清高孤傲,她们根本不知道她有多好,而这种好,近乎于让她一人独享了。
乔煦宁上前,看着这个十年前就曾如此温柔的人,终于忍不住问道:“我可以抱你一下吗?”
她在周之逾微愣之后的点头下,如愿得到了这个拥抱。
这个拥抱和她想象中的一模一样。
温暖、柔和、安心。
在她们互不相熟的时光里,乔煦宁曾带给周之逾平静生活绚烂的光。
而周之逾,则替乔煦宁添上一笔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