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影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戏影文学 > 逾期 > 第14章 第 14 章

第14章 第 14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踏进小区大门,乔煦宁心情极好地和门卫打招呼。

“汪叔晚上好。”

“哎你等等,有你的信。刚到我这还没来得及给你送。”汪叔立刻转身回里头翻找。

乔煦宁等在门口,疑惑谁这么有情调给她写信。

“来,这个。”

她接过,看到泛黄信封上那几个字便立刻认出来了。

“哇!哇!”她这天的好心情几乎到点顶峰,“汪叔,谢谢!”

说完,迫不及待拆开信封,长期的阅读习惯让她几乎一目十行,没多久就读完了两张信纸。可是又不敢相信似的,从头一个字一个字开始阅读。

前进的脚步也不自觉放慢。

单元楼前有一小块被绿化包围的空地,被楼内明亮的灯光照得如白昼。乔煦宁在明亮处停下,终于二次读完整封信。

原地蹦起二尺高,喜悦的声音能穿透整栋楼。

“啊啊啊!太好了!”

这封信是她资助的一位山区小女孩寄来的,她在信中告知乔煦宁,因为成绩优异,她和几位同学被镇里选中来申城的大学参观。女孩知道乔煦宁也在申城,于是提出是否可以见上一面。

山里信号差,加上贫困,女孩连手机也没有。于是两人这几年都是通过信件往来,因此乔煦宁在看到信封字迹的时候立刻就认出来了。

女孩还拜托了另外一件事,但眼下乔煦宁被她们即将见面的喜悦覆盖,光顾着高兴。在空地上举着信纸乐呵了好半天。

灯光虽亮,却只足以照亮那一处。而四周被绿意掩盖的阴影之处,周之逾正静静等着,不愿上前打破这份快乐的美好。

此情此景是如此熟悉,一段久远的记忆悄然浮现。明明不是那么深刻,却叫她留存至今。

那是周之逾刚转学到一中的第一个学期。高二的课程,说忙不忙,但较之学校氛围来说,还是比较自由松弛的。

因此周之逾悄悄从教室后门溜出来,也没有同学投来异样目光。夜自修时段,校园里除了各个教室透出的明亮灯光,就只剩下略显凉爽的初秋晚风。

平常除了教室,周之逾对学校并不太熟悉,但她在体育课上曾看到一处很适合发呆看星星的地方。

记忆带着她往操场走去。

一旦走出教学楼,那种夜晚的寂静便更加明显。校园小道上的路灯,在踏进操场后也不肯再光顾。四周立刻变得漆黑一片,周之逾往台阶边走去,慢悠悠的。

“呜呜呜。数学好难。”有声音凭空响起。

她吓得僵在原地,下意识藏起自己的呼吸。那声音自然毫无察觉,仍在哭诉。

那人重重吸了一下鼻子,忽然换上高昂语调:“我乔煦宁!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现在的一切困难都是对我的考验,只要迈过去就好!我要谨遵老祖宗教诲!我会拿下数学!”

周之逾在黑暗中瞪大眼睛,笑意后知后觉从喉间溢出,她立刻抬手掩住,抿紧了嘴巴。

她不知道一个人可以自言自语那么久,准备后退的脚步也就此定住。

那晚,除了漫天星斗,秋日晚风,还有一个人,温柔地陪伴。她在黑暗中静静站了十多分钟才离开。

而此刻,等周之逾回神,面前已空无一人。

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她好像都只能当那个在背后默默替乔煦宁开心的人。

如果说乔煦宁是热烈又明亮的白天,她便是孤高又沉静的黑夜。

白天与黑夜,永不相交。

-

乔煦宁一大早就起来,她还记着女孩拜托她的另一件事。

女孩叫李佳乐,班里还有一位她同村的同学,叫李玉。她们俩都被选中来申城,但是李玉从最初便无法联系资助自己的对象,据中间人介绍,对方是申城人,但不愿意透露身份。

但是那位资助人,非常细心周到,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寄来超出所需的生活以及学习用品。

李玉除了用功念书,不知道该怎么回报这份恩情。

这次两人刚好都要来申城,便想着是不是有办法可以打听到。两个女孩没有别的途径,思来想去想到了乔煦宁。在她们看来,同为资助人,肯定也互相认识。

李玉是真的想要见一见她的资助人,哪怕只是当面说一声谢谢。李佳乐深知她的执念,也在信中再三拜托乔煦宁帮忙。

“呼。”乔煦宁叹了口气,边摆弄手机边思考。

当初资助,是官方牵头的项目,那么找到负责人,她的手里一定有李玉资助人的相关资料。乔煦宁点开通讯录,翻找久远记忆中的姓名。

在上下来回两遍之后,她终于记起来,立刻拨了电话出去。

沟通异常顺利,对方在得知她的来意后也欣然答应,但是翻找数年前的资料,不是一件易事。

接下来乔煦宁能做的,只有等。

她在书房写完几页大纲,又在客厅看了会儿电视,然后歪靠在阳台边听风声,食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栏杆,“怎么还不来电话?”

哀嚎一声,她走回沙发扑倒,刚碰到手机,铃声响起。

“小乔,我费了老大劲给你找到一个号码,你打过去看看能不能联系上。那个人好像不太愿意露面,只留了这么一个信息。”

“好的谢谢您,辛苦了。”

一骨碌坐起来,乔煦宁清了清嗓子,按下通话键。

电话响了好久才被接起,是一道温和又熟悉的声音。

乔煦宁愣住。

对方见她不说话,又耐心地补了一句“你好。”

第二次,乔煦宁终于确定了,她蹭地站起来,满是疑惑:“周之逾?”

她们这两位认识近乎十年的高中校友,彼此竟然都没有对方的手机号。

周之逾很快反应过来,反问:“你怎么会有我的号码,找我有事吗?”

“有啊,大事!你在不在家,我可以当面问你吗?”

一位是爱宅家人士,另一位也常年待在家中,刚好又住了对门,想要见上一面实在太过容易。

乔煦宁兴冲冲地就往外跑,她刚打开门,对面也正巧打开,于是她脸上毫不掩饰的笑容就在刹那闯进周之逾眼中。

和昨晚那个在空地手舞足蹈的快乐乔煦宁,瞬间融合到一起。

她像阵风儿似的冲过来,嘴唇微动,雀跃的样子像是有什么好消息要分享。

周之逾被她的好心情感染到,眼里染上点点笑意:“现在可以说了吗?”

“你知道你的电话是谁给我的吗?帮扶中心的人。”

乔煦宁盯着周之逾,看着她陷入沉思,又突然用带着恍然的目光看向自己。

她知道周之逾肯定已经猜到了,直截了当:“你资助的那个小女孩,是不是叫李玉?”

周之逾当然记得,她每年拜托国内定时给李玉寄东西。偶尔会有一些反馈寄回来,是女孩取得的好成绩。

她在遥远的地球另一端,参与了这个山村女孩的人生,给予她一丝光亮。每回收到国内的消息,她便在心里默默地祝福。

李玉这个名字并没有让周之逾露出惊讶的神色,乔煦宁在心里肯定了自己的猜测。

“我做个假设,假设你们有机会见面,你愿意吗?”

从她如此隐藏自己的信息来看,大概并不会像自己一样欣然应允,乔煦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先询问了她的意见。

尽管乔煦宁眼里有期待,但周之逾还是委婉拒绝:“非必要的话,我选择不见。”

得到意料中的答案,乔煦宁没有灰心,她斟酌着凑近了一点问:“你是不是只想当个背后帮助的人,完全不想参与她的人生,也不奢求得到她的任何回报。”

每一个字,都正中周之逾心脏。

她坦然承认:“嗯。”

一个人从出生到立足于社会,会遇见和认识不计其数的人。但除了家人朋友,大多都是过客。周之逾从小就没有朋友,除了家人外,她不太习惯和别人过分亲近。

所有的喜怒哀乐,她都可以自我消解。那个小小的自我世界,足够承载她的所有精神活动。因此向外的这种需求便几近于无了。

但乔煦宁正视图打破她的这一壁垒。

“我也资助了一个女生,她和李玉是好朋友。如果我说,我想和你一起见见她们,你愿意吗?”

乔煦宁大概从不怕被拒绝,她问完后看着周之逾,安静地等着她的答案。

她从周之逾的沉默中读到她的纠结,也看到了几分希望。

趁热打铁,她从身后掏出一张信纸:“呐,李玉给你写的,我没有偷看过哦。”

好薄的一张纸,仔细地折了三折,看起来像是从草稿本上小心撕出来的。周之逾有很多年没读过信件,拿在手里竟觉得很有分量。

开头是“姐姐”二字,李玉甚至不知道她的名字。

【那张你第一次寄给我的明信片上写着让我好好学习,我有听话在照做。那是你唯一一次给我写信,我一直珍藏。这次我被选中来申城的学校参观,想要见你一面。如果你不愿意也没关系的,我会继续努力,努力考上申城的学校,以后也像姐姐一样,帮助别人。】

信很短,那些文字以一种工整又郑重的模样落在纸上,可见写信人的认真。不知为何,李玉的模样从纸张上透出,周之逾仿佛隔着信纸看到女孩在灯下低头书写的模样。

她无从想象周围的环境该是如何破败,但那盏昏黄灯光下照亮的,是一个女孩简单的愿望。

乔煦宁拉长脖子瞄了一眼,这么短的一封信,周之逾已经看了好久。她看得好认真,右手拇指无意识地小幅度摩挲纸张边缘。

她在那一刻忽然读懂周之逾内心的珍视和动摇,却又突发奇想地想要逗一逗她。

“她们俩成对的来,我一个人去显得好孤单啊。”

见周之逾忽然抬头望过来,乔煦宁撇撇嘴露出低落神色。

一只委屈地摇了摇尾巴的小狗狗突然具象化了。

周之逾配合演戏:“我去就不孤单了?”眼里跑出自己全然不知的宠溺。

知道她这是答应了,乔煦宁绽开笑容:“对啊对啊,我当你同意了哦。”

在乔煦宁起身准备离开的时候,得到周之逾的亲口允诺。

“我答应你。”

回到家,乔煦宁扶着门把手噗嗤笑了一声。

什么嘛,原来周之逾是这么嘴硬心软的人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