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新年真的来临的时候,李纤巧带着她的丈夫回门了。
李染音看见她后,有些惊讶。
现在的李纤巧和曾经的她看上去差别有些大。
李纤巧的眉间带着郁色,看上去大概是生活过得不顺,人比以前消瘦了不少,曾经的跋扈傻气没了。
看到明艳动人,气色很好的李染音,她暗中咬了咬牙,心中极为不忿。
李染音要是嫁给陆绍远就好了。
成婚之后,陆绍远刚开始对她还算温柔小意,可当父亲不愿意支持六皇子,只有李盼这个弟弟帮着六皇子忙里忙外时,陆绍远对她的态度就冷淡多了。
而且陆绍远的小妾不少,他对她们只是图色没有像对她那般多的要求,因此反而要更好些。
李纤巧咒骂吵闹过后却无济于事,于是她对陆绍远也便死心了,只是不得不继续捆绑着过日子。
而她在与各路小妾的争斗中自然也学了不少本事,因此虽然她现在很不爽李染音,面上却依旧带着笑。
她一把抱住李染音的胳膊,眼里的泪水说来就来:“好久不见三姐姐,巧儿真的好想你。”
瞧着这架势,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们之间的关系有多好呢。
李染音感觉李纤巧要把脸靠在她肩头,生怕对方在她的肩膀上擦眼泪,于是她赶忙和她这个变化很大的妹妹拉开距离。
然后不等李纤巧表演伤心失落,就拿出了手绢动作温柔的帮对方擦眼泪,继续完成这个姐妹情深的演出。
“我知道妹妹很想我,但你已经成家了,倒也不适合在这么多人面前哭的,多不好意思啊。”
李染音的语气十分轻柔,像是怕伤了对方的心一样。
李纤巧顿时流不出眼泪了,她勉强笑笑:“我只是太想姐姐了,想来父亲和母亲也不会怪我的。”
她在经历了这许多后,已然明白路需要多一些才好,虽然她和李染音的关系并不好,但只要在人前表现得关系好,凭借着血缘关系,以后说不定还能找她帮忙呢。
李纤巧的这番心思自然不会让人知道,她的面上看着柔柔弱弱的。
而陆绍远则神色复杂的看着李染音。
当初追过的这个女子竟然过不了多久就要和别人成亲了。
事到如今,陆绍远已经明白就算娶了李严的女儿也不能换来李严的支持。
但是李染音是不一样的,她经营了很多产业,自身能力就强,要是嫁了他,至少能给他带来银钱上的助力。
可他这个妻子和李染音的关系并不好,让他也没法去占什么便宜。
连同其他儿女,一大家子人都坐在一起等着吃饭。
李严和妻子说了些场面话后,宴席就开始了。
现在六皇子形势不好,李染对陆绍远也就并不热衷,只是淡淡的,而李盼帮着六皇子做事,最近心情也不好,其他儿女更是不怎么说话。
李染音自顾自的吃饭,并不参与那些尴尬的聊天,她只是时不时的感觉有目光落在她的身上。
整场宴席十分沉闷。
因为与自己坐在一起的都是和自己在心里并不亲近的人,李染音便觉得十分腻味。
没过多久,李染音就找了借口离开了。
她回到自己的院子。
因为是新年,所以很多丫鬟也不在这里了,看着便很是空空荡荡的,她的心中升起了某些孤寂之感。
没等李染音伤感太久,织香便来找了她。
织香的手中拿着两个用木头雕的人偶,她语气兴奋道:“郡主,这是温公子给你的回礼,他说是他自己亲手做的。”
李染音把那两个人偶拿过来看,只见这两个人偶看着栩栩如生,完全就是她和温之泽嘛。
温之泽在手工上还真有点天赋,李染音瞧着便觉得喜欢。
她反复的摆弄着人偶,还把人偶在自己脸上贴了一下,原本的什么伤感之类全都没了。
不知道温之泽现在在做什么呢?李染音饶有趣味的猜想着。
进入新的一年后,离成婚的日子就更加近了,李染音要加紧把自己在娘家的事情处理好。
等到了三月的时候,便又到了她母亲的祭日。
李染音的亲生母亲在王府是被刻意忽略的存在。
因此到了这天,只有李染音带着祭品去祭奠她的母亲。
她派了人定时休整打扫坟墓,因此这个坟墓看上去很整洁。
她把祭品放下,磕过头后,就静静的站在原地注视着母亲的墓碑。
李严原本只是王府庶子,虽然他的父亲也没有嫡子,但他不居长,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才华,原本是轮不到他来继承王位的。
不过李严攀上了李染音的母亲周露。
周家家主只有独生女,因此周家扶着李严上位了。
可李严上位之后没多久,周家在官场上就出了问题,整个家族直接败落,李染音的外祖父和外祖母都死了。
而李严也直接翻脸,把妻子关在了院子里,理由是他的妻子不安分,这完全就是给她造黄谣。
周露郁郁寡欢,最终死在院子里的梅树之下。
那时候梅花开得十分好,李染音看见她母亲的血和地上的红梅混在一起。
她永远都忘不了这一幕。
最终,李染音轻声道:“母亲,不用急,我会让他付出代价的。”
很快,她就会离开这个令她感到厌恶的家,到时家里出什么事都不会再牵连她了。
接下来的日子,李染音就忙着处理自己的产业。
她这些年经商有很多的产业,包括酒楼客栈,金银楼,水粉店,米粮铺等等。
这些李严肯定不会让她全部都带去温家的。
而很多产业是她在暗中悄悄发展的,李严都不知道,现在处理的是李严知道的那一部分。
“父亲,我想把一半的产业都带走做嫁妆。”李染音平静道。
李严却是一脸的不可置信:“你说什么?这不可能!哪家女儿能带走这么丰厚的嫁妆?你姐妹也没有这样的。”
“可是这些都是我赚的,难道不应该吗?”李染音反问。
“不行,我不会同意的。”李严语气很坚定。
李染音却并不意外,她语气淡淡的问道:“父亲应该知道我支持了二皇子吧?”
李严也会来抽查一部分账单,账面上少了那么多的流动资金,他自然也能看出来,不过他却从来都没提过,只能说他其实是赞同了。
虽然李严现在还是皇帝的心腹,但皇帝现在上了年纪能活多久还不好说,他自然会找退路。
除了六皇子那里,现在势头不小的二皇子自然也是值得投资的。
因此,李严听到了李染音的问话之后只是不语,等着她接下来会说什么。
“二殿下现在也是热灶了,要是我不能给他提供足够的帮助,给他足够的银钱,他又怎么会在将来得位之后多多回报我们呢?”
李染音微笑着补充:“当然,父亲若是愿意自己去和二殿下接触,我少拿点也没什么?”
李严沉默。
二皇子现在还不是太子,也不是必然会成功的,他自己是皇帝一党,怎好亲自改投主子呢?
说起来他之所以能有现在的权势,让原本势力衰微的异姓王府再次重掌权势,也是因为当初他当初干脆利落的投到了皇帝门下,替皇帝做一些别人不愿意做的脏事。
因为这些事是不好的,要是拿出来就会被人狠狠弹劾,所以皇帝也算是拿捏住了他的把柄和命脉。
如果皇帝不在了,他这把刀的命运会怎么样是真的不好说,他必须要为自己留足后路。
因此,李严沉默良久之后终究还是道:“那你拿去吧,记得好好帮二殿下,嫁了人也别忘了娘家,只有娘家好了,你在夫家才有体面可言。”
李染音心中嘲讽,面上却顺从的应下了。
皇帝的身体越发不好了,朝上请立太子的声音越发大了,但皇帝就是按着这件事,让人猜测不出他的心思。
二皇子请各地的官学择优录取贫民子弟,并让朝廷减免他们的学费。
这个奏本一上,朝中顿时议论纷纷。
原本就站在二皇子身后的寒门官员自然是十分满意,因为只要将来有更多的寒门学子做官,他们的势力就会更加壮大,二皇子巩固了他的势力。
而六皇子身后所站的世家则极为反对,天下需要的官员就那么多,寒门官员变多了,留给他们的选择不就变少了吗?
三皇子背后所站的勋贵一派也很不满,因为他们需要给自己的儿孙荫官,自然不想要有更多的人来分他们的好处。
对了,三皇子已经定下了现在勋贵中领袖的女儿做正妃,算是在外祖家落魄之后依旧保持了与勋贵之间的亲密关系。
几股势力吵得很厉害,一时之间根本就定不下来。
而皇帝对此冷眼旁观,依旧不发表意见,只是静静的看着他们吵,从中分析各人的立场。
原本想要借此事试探皇帝态度的大臣们顿时失望了,尽管皇帝冷静观察的目光很让他们胆寒,但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也不能就此退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