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的暮色像滴在宣纸上的花青颜料,沿着智能玻璃幕墙泅开。
在花漾建筑设计工作室里,落地窗外,今年的第一朵重瓣海棠悄然盛放,粉嫩的花瓣穿透智能玻璃,在陈浅的肩头投下一片珊瑚色的光斑。
陈浅正埋首于手头的工作,专注的神情在柔和的灯光下愈发明显。
不经意间,他的手指触碰到口袋里已然融化的褪黑素软糖,动作一顿,思绪瞬间飘回到昨夜。
那时,赵涔亦破天荒地发了一条朋友圈,照片里是雪城某个咖啡厅前堆着的雪人。
他微微皱眉,将建模笔轻轻搁在泛起蓝光的沙盘边缘。此时,鎏金请柬上的虚拟莲花正绽到第七瓣,每一片花瓣都清晰地映着古典建筑馆的榫卯结构图,精巧的设计让人忍不住驻足欣赏。
突然,3D打印机发出一阵清越的鸣响,原本卡住的斗拱模型自动校准完毕。陈浅看着参数屏上跳动的数字,眼神逐渐变得柔和。
他想起昨夜视频里周漾发梢的雪粒,那些六边形晶体落在她深灰色的羊绒围巾上,恰似故宫屋脊垂落的冰挂,纯净而美好。
窗外飘来今年第一场细雨,智能玻璃自动切换成防雾模式。水珠顺着玻璃滑落,模糊了外界的景象。
陈浅点开赵涔亦朋友圈的雪人照片,手指轻轻放大五年前那张的右下角——咖啡厅玻璃窗映着个模糊人影,正于雪光里伏案描摹斗拱的侧样。
手机突然震动,打断了他的思绪。是周漾发来新的建模参数,附件里还多了张雪城实时街景:暮雪中的咖啡厅前,有人正在堆第三个雪人。霓虹灯牌在照片边缘晕开暖黄光晕,智能识别显示当前室外温度零下十二度。
陈浅盯着手机屏幕里雪城的实况画面,眼神有些迷离,手里的建模笔在智能沙盘上划出一道道紊乱的曲线。他沉浸在对那条朋友圈的思索之中,丝毫没注意到花洛夏的靠近。
花洛夏踩着十厘米的高跟鞋,如同一朵艳丽的玫瑰,带着一阵香风卷了过来。她身上的香奈儿嘉伯丽尔香水味,裹挟着淡淡的松木香,直直地扑向陈浅。
“小郎君,知道最迷人的建筑是什么?”花洛夏微微歪着头,嘴角带着一抹神秘的笑意,眼睛亮晶晶的,像藏着漫天星辰,紧紧盯着陈浅。
“是...是解构主义教堂?”陈浅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吓了一跳,手忙脚乱地想要藏起周漾的松木簪建模数据,像是藏起一个珍贵的秘密。
他的动作有些慌乱,智能玻璃映出他发红的耳尖,恰似早春枝头那尚未熟透的海棠,透着青涩与慌乱。
花洛夏轻轻摇了摇头,轻轻一笑,声音软糯却又带着几分笃定:“是暗恋时的心跳曲线。”说着,她将一张鎏金邀请函“啪”地一声拍在实验台上,请柬瞬间绽放出十二瓣虚拟莲花,光影闪烁,如梦如幻,引得陈浅不自觉地瞪大了眼睛。“新加坡双年展助理建筑师名额,我赌你会选周漾在的建筑馆。”她挑了挑眉,眼神里满是自信,似乎早已将陈浅的心思看透。
“她看赵总监的眼神...”陈浅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智能合金,合金在掌心渗出冰凉的水珠,他的声音不自觉地低了下去,像是在喃喃自语,“像故宫初雪落在《营造法式》的琉璃瓦上。”
那语气里,带着一丝难以言说的落寞,还有对这份感情的深深不解。他微微低下头,长长的睫毛在眼睑处投下一片阴影,掩盖住眼底的情绪。
陈浅又忍不住翻出赵涔亦的朋友圈,这才发现,那条朋友圈还配了两张图片。一张是现在灯光下的雪人,另一张是五年前的雪人,两个雪人在同样的灯光下,竟一模一样。配文是:和五年前一样。
看着这两张照片和简短的配文,陈浅的心里泛起一阵复杂的情绪。他想起平日里赵涔亦在工作室里的沉稳模样,再看看这条透着温柔与怀念的朋友圈,实在难以将两者联系起来。
他不禁在想,这雪人和周漾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赵涔亦和周漾,又在雪城度过了怎样难忘的时光?这些疑问在他心里盘旋,却始终找不到答案。
花洛夏的香水味混着松木气息再度袭来:“4月初,苏省绿色低碳国际博览会,我们工作室作为特邀嘉宾参加开幕式,并且我们的参展作品还有机会获得最佳创意奖。虽然建筑设计不是主角,作品要融合新材料,新科技。时间紧任务重,小吴谐,小玲玲你们三个实习生要参加哦。”她指尖划过沙盘,十二瓣莲花突然收拢成花苞,将松木簪建模裹进泛着冷光的钛合金匣,“某些古典主义者的心跳曲线,误差值已经突破临界点了吧?”她似笑非笑地看着陈浅,眼神里带着一丝调侃。
陈浅的指腹抚过智能玻璃上的雨痕,水珠顺着虚拟海棠的脉络滚落。他打开气象系统,看见雪城上空正在形成新的暴雪云团,而南城的早春细雨里,第一片重瓣海棠正穿过智能玻璃的分子间隙,轻轻落在他修改了二十三遍的邀请函回执上。
全息时钟跳转到19:30分,机场方向传来飞行器升空的轰鸣。陈浅握紧装着建模数据的云存储卡,突然发现赵涔亦的朋友圈更新了定位——雪城大学图书馆,配图是三个并排的雪人,最新那个戴着用《营造法式》卷轴折的纸帽。他盯着手机屏幕,嘴角微微上扬,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酸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