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影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戏影文学 > 清风微漾笙歌浅吟 > 第64章 科技与历史交织:探寻六朝遗迹密码

第64章 科技与历史交织:探寻六朝遗迹密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在当代中国温婉灵秀的江南之地,坐落着两座满是历史韵味的城市——南城与陵城。

南城河全息投影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该项目运用全息投影、智能感应材料和参数化建模等前沿技术,将南朝石刻、明城墙等历史遗迹进行数字化呈现,践行着“数字文保”这一创新文化保护理念,让古老文化在现代科技映照下重焕生机。

新年之际,周黎洁和于琪琪受吴谐邀约,参加了天合世界城开业典礼和跨年仪式后活,吴谐和陈浅在元旦假期带他们参观了南城的文化历史遗迹,一星期后吴谐向他的直属领导黎里请了三天假,打算去陵城找她们,为南城河全息投影项目寻觅一些史料支撑。她们实习的考古基地,就在陵城河底的陵墓。

这天,周黎洁、于琪琪和吴谐三人围坐在一起,聊起陈浅被周漾拉去参与南城河全息投影项目的事儿。一提到这,吴谐就忍不住笑:“陈浅那家伙,在项目里可算是大展身手了,专业知识用得那叫一个得心应手,不过也没少被周工折腾。”

“你们看这个南朝瓦当的莲花纹。”周黎洁蹲在探方里,动作轻柔得仿佛面前是稀世珍宝,她小心翼翼地伸出指尖,轻轻扫过刚出土的灰陶残片,眼神里满是对历史痕迹的着迷,“十二瓣重莲,每片花瓣的弧度相差不到两度呢。”说着,她熟练地举起全站仪,将测绘数据同步到平板上。

细雨轻轻敲打在防护棚上,滴答作响,宛如演奏着一首轻柔的乐曲。远处的明城墙在雨雾里影影绰绰,透着一股神秘的气息,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吴谐凑过去看三维建模图,他工装裤上还沾着不少夯土,显得有些不修边幅。“陈浅昨晚跟我说,他们在南城河做全息投影,要把这种纹样动态化。周工可严格了,让他把每个弧度的光影折射都计算到小数点后三位。而且啊,甲方负责人赵总监竟然还让他一个实习生发表想法。”

“那个帅得令人发指的赵总监?”于琪琪眼睛一下子亮了,捧着保温杯的手都不自觉紧了紧,考古方舱里的暖气让她的镜片瞬间蒙上了一层白雾,她手忙脚乱地擦拭着,模样十分可爱。

“是他,你们女生都喜欢这种冷冰山吗?”吴谐撇了撇嘴,脸上有一丝不服气。

“这……看个人吧,我反正挺吃他的颜的。话说,他是不是你们周工的男朋友?”于琪琪一脸好奇,眼睛里闪烁着八卦的光芒。

“是吗?我们周工可是陈浅的偶像。”吴谐挠了挠头,一脸疑惑。

“害~难怪他针对陈浅。”于琪琪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副了然于心的样子。

吴谐听完她这番话,更是一头雾水,脸上写满了困惑。

周黎洁这时已经听明白了于琪琪话里的意思,看着吴谐那副书呆子模样,直接说道:“他们都喜欢你们周工!”

吴谐这才恍然大悟,一拍大腿:“难怪跨年那天在路上遇到赵总监和周工一起时,陈浅那死小子特别反常。原来还有这么一出!”

于琪琪划开手机,展示聊天记录,最新消息是陈浅四小时前在四人小群里发的崩溃表情包,还配文:“第七版方案又被学姐打回重做,我真的要疯啦!” 周黎洁看着屏幕,无奈地摇了摇头:“周工对方案要求那么高,陈浅这段时间估计有的忙了。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扛住这压力,毕竟一边是自己喜欢的学姐,一边又是学姐的绯闻男友,这工作起来得多尴尬。”

吴谐皱着眉,一脸担忧:“希望他别因为这些感情上的事儿影响工作,这项目可容不得半点马虎。周工虽然是三个工作室创始人中最年轻的但是她是对实习生最严格的。”

于琪琪眼珠子一转,笑嘻嘻地说:“说不定这压力能变成动力呢,陈浅说不定为了在周工面前表现,能超常发挥,做出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方案出来。”

正说着,外面的雨渐渐大了起来,豆大的雨点砸在防护棚上,仿佛也在为陈浅的处境着急。三人面面相觑,都在心里默默想着,这复杂的三角关系,到底会给陈浅和整个项目带来怎样的变数呢 ?

三人踩着泥泞湿滑的地面,深一脚浅一脚地回到考古队临时板房。

墙上的南城河全息概念图泛着幽蓝的荧光,给略显简陋的板房增添了几分科技感。

周黎洁突然停下脚步,像是被什么定住了一般,手中的洛阳铲“当啷”一声掉在地上。

她瞪大了眼睛,满脸都是震惊的神情,原来投影中的南朝飞天衣袂,竟然与她们上午清理的画像砖纹样一模一样。

“这肯定不是巧合。”她的声音微微颤抖,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赶忙点开陈浅的朋友圈,最新动态是凌晨四点的项目会议室照片。长桌上铺满了《营造法式》复印件,某页被红笔圈出的“卷杀”二字旁,正是陈浅的字迹:“参数化调整曲线斜率,在虚拟空间实现举折之韵。这是什么意思啊?”周黎洁不禁出声问道,眼神里满是疑惑 。

吴谐挠了挠头,一脸憨厚地回答说:“我也不太懂,不过肯定和他们做的全息投影有关,说不定是在研究怎么让虚拟的建筑更有古代韵味。”

就在这时,视频请求的嗡鸣声打破了雨夜的宁静,像是夜空中突然划过的一道电波。屏幕里出现了陈浅的身影,他顶着浓重的黑眼圈,背后是花漾设计办公室的智能沙盘,五彩的灯光在他脸上闪烁,衬得他愈发疲惫。

他举起布满公式的草图纸,南朝石刻的飞天裙裾正在全息投影中缓缓舒展成数据流,如梦如幻。“学姐说真正的创新要扎根在历史肌理里。”他的声音沙哑,却透着一股按捺不住的兴奋劲儿,“就像你们发现的瓦当纹样,我们现在要用智能材料复现当年的光影游戏。

以后游客经过的时候,投影的莲花会随着他们的脚步绽放,每个花瓣的展开角度都严格按照古法来,是不是很厉害?”

雨越下越大,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在地上,板房外的探方开始积水。于琪琪望着在雨中手忙脚乱覆盖探方的同学们,突然“扑哧”一声笑了起来:“吴谐你发现了吗?你们搞建筑的女人要求严苛工作起来又特别飒,周工逼陈浅做的那些精确到变态的数据,和古人用糯米灰浆砌城墙的较真劲儿,根本就是一脉相承啊。

吴谐接话:古人那么用心,周工也是为了让项目更完美。”

周黎洁也发表了对建筑行业女性的看法:之前在西洲修复古寺庙时,黎工也对自己特别狠,工作起来不管不顾,糖尿病犯了也一直坚持工作。这是要卷飞谁呀?难怪年纪轻轻能成为工作室创始人。

远处传来闷雷的轰鸣声,低沉而厚重,南城河的方向亮起一道微光,像是黑暗中突然燃起的希望之火。三人同时转头望去,恍惚间,仿佛看到烟雨中的虚拟楼阁正穿越时空,与六百年前的明城墙相互映衬,如梦如幻,分不清是现实还是梦境。

周黎洁握着热熔胶枪的手突然停在了半空,像是被时间定格。考古方舱的LED灯下,刚修复的南朝青瓷盘口壶在旋转台上散发着幽幽的光芒,壶身细密的冰裂纹里嵌着几粒银灰色结晶,这显然不是釉料该有的成分,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

“吴谐!”她对着隔壁探方大声喊道,声音里带着一丝急切 ,“快把XRF分析仪搬过来!我觉得这结晶有问题,得分析一下。”

雨后的阳光透过防护棚的塑料膜,洒下细碎的光斑,像是一片片金色的羽毛。于琪琪凑过来时,正看见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屏幕上跳出元素峰值图。

“铁58.7%、铬21.3%……这成分像是……”于琪琪皱着眉头,绞尽脑汁地努力思索,试图从记忆中找出答案。

“明城墙的铸铁扒钉!”周黎洁和于琪琪几乎同时喊了出来,声音里满是惊讶与兴奋。她们上周刚在城墙修缮现场见过类似的金属构件,那熟悉的成分让她们瞬间反应过来。

吴谐的手套沾满了污泥,他在平板电脑上快速滑动,动作麻利地调出南城河全息项目的结构图:“陈浅说过他们在用智能合金模拟古代建材的氧化过程——等等!”他突然放大某个施工细节图,3D建模中虚拟城砖的接缝处,正闪烁着与瓷壶裂纹中相同的金属光泽,像是隐藏在历史深处的秘密终于被揭开。

这时,视频通话请求的嗡鸣声在方舱内骤然响起,打破了短暂的宁静。陈浅的全息影像从智能沙盘上方浮现出来,他身后的繁星集团实验室里,六台激光扫描仪正对着一块布满凿痕的城砖运转,发出嗡嗡的声响。

“学姐让我问你们要明城墙C区12号马面的夯土成分数据。”陈浅眼下的青黑在蓝光扫描线下格外明显,整个人显得憔悴又疲惫,“我们复刻的虚拟灰浆和实物存在0.3%的色差,得赶紧解决。”

周黎洁把瓷壶推到镜头前,一脸严肃,眼神里透着审视的意味:“先解释这个。你们在实验智能合金时,是不是用过含铬铸铁?这瓷壶里的结晶和你们项目里的材料有关吧?”

陈浅的影像突然波动了一下,像是被一阵微风吹过,他转身从实验台抓起一块金属薄片:“这是上周报废的试验品!我们在模拟暴雨环境下的氧化速率……”他的声音突然停住了,像是被什么扼住了喉咙,因为他发现薄片上的锈蚀纹路竟与瓷壶裂纹走向完全一致,仿佛是命运的刻意安排。

“你们准备往南城河里倒实验废料了?”于琪琪满脸质疑,大声质问,她的声音让全息影像都泛起了涟漪,像是平静湖面被投入一颗石子 。

“绝对没有!”陈浅急忙辩解,声调陡然升高,带着几分焦急,“所有试验材料都……”他突然想起什么,某天凌晨,暴雨如注,豆大的雨点砸在地面上溅起高高的水花,周漾和几个项目负责人撑着透明伞站在实验楼天台,脚下排水管正泛着诡异的金属光泽,在黑暗中显得格外突兀。

三人听到这一幕,同时倒吸了一口冷气,脸上满是震惊与担忧。原来雨水裹挟着实验废料渗入地下,沿着六百年前的漕运暗渠,穿越三十公里山地,最终汇入了他们正在发掘的南朝码头遗址,像是一场意外的时空交错。

“周工知道吗?”吴谐的声音有些发颤,他心里隐隐觉得事情远比想象中复杂。

陈浅苦笑着展示手机里的消息记录,最后一条是周漾五分钟前发的:「既然古河道成了天然实验场,明早七点前把污染物扩散模型做出来」

暴雨再次倾盆而下,豆大的雨点砸在屋顶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周黎洁在考古日记里写下:“建隆二年七月初九,霖雨弥旬,汴水暴漲……”她突然停笔,这是今晨出土的某块记事砖铭文。此刻,实验废料正沿着古河道奔涌,仿佛与千年前的汴水在时空中重叠,让人不禁感叹命运的奇妙。

周黎洁的指尖在触控屏上划出一道莹蓝轨迹,南朝青瓷残片的3D模型在空气中缓缓旋转,像是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放大至1200倍的微观视界里,那些曾被误认为普通冰裂纹的缝隙中,暗银色结晶体正在发出诡谲的磷光,透着一股神秘的气息。

“铬铁矿蚀变产物。”于琪琪将光谱分析结果投射在虚拟沙盘上,语气笃定 ,“和明城墙扒钉的氧化层成分完全一致——但这座南朝码头遗址,比明城墙早建了八百年。这怎么解释呢?”于琪琪满脸疑惑地看向大家,眼神里满是探寻的渴望。

吴谐突然扯下手套,露出被金属碎屑染黑的指甲,动作有些急切:“上周陈浅让我帮忙收集历代城墙砖成分时,提到他们在试验一种会‘呼吸’的智能合金。”他调出建筑实验室传来的全息影像,只见银灰色金属板在模拟酸雨中逐渐浮现出枝状锈纹,与青瓷裂纹里的结晶结构如出一辙,就像一对镜像。

暴雨毫无预兆地倾泻而下,像是天空突然决堤。考古方舱的透明穹顶瞬间被雨帘笼罩,模糊了外界的视线。周黎洁望着防护罩外扭曲的雨幕,突然想起《建康实录》里那段记载:“梁天监十五年七月,霖雨,秦淮水赤三日。”

“这不是普通雨水。”她将采样瓶举到电子显微镜下,淡红色液体里悬浮着纳米级的金属颗粒,在灯光下闪烁着诡异的光芒,“智能合金在模拟明代暴雨环境时释放的氧化物质——它们沿着地下暗河漂流三十公里,最后渗入了我们的探方。这可太巧了吧?”周黎洁惊讶地说道,眼神里满是不可思议。

全息投影突然亮起刺眼红光,像是危险的警示。陈浅的虚影裹挟着数据流跌进方舱,他身后实验室的智能沙盘上,代表污染物的血色光点正沿着南城河古河道疯狂增殖,仿佛一场失控的灾难。“学姐破解了六朝水文图!”他挥舞着泛黄的古籍复印件,泛潮的宣纸上,北宋匠人用朱砂绘制的汴水支流与全息模型里的污染路径完美重叠,像是跨越千年的呼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