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乱,而那不出半个时辰就已平定的叛乱事,实在牵涉太广,那‘决不待时’的名单里,甚至还有五王叔还不及三岁的孺子赵勃,他因之去求父皇‘施恩宽恕’,父皇斥责他是‘宋襄之仁’。
他只是坚执不起。
父皇最终还是答应了他,留得赵勃一条性命,又在后来将其宗牒迁到父皇名下,封号为‘嘉’,这自然是后话。
只说父皇虽是答应了他,却仍与近臣道,“败乱我天下者,太子也!”。
致中或许也是早即看出他这‘宋襄之仁’之性,而不放心成之天下交到他这‘柔茹寡断’之人手中,才且投笔就戎欲替他这天子保境卫国安土息民的罢?
那场叛乱事,死了太多的人,唯一让他得以欣慰之事,便是他又再见到了久违的致中,见到了久违的阿诸——
经隔了这许多年,好像什么都变了,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变。
直到致中再次离他而去,言说阿诸已为放还原籍,此时也已娶亲生子了。
他生命之中的亮色,就这样一一都离开了他,太傅是如此,致中是如此,阿诸也是如此——
那个叫阿诸的人儿,终是永远地成了过往,成了回忆。
只空余一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叹。